在三千年的詩史中,我們讀過太多男人的作品。
在古時,女子困囿很多,不似男子那般自由,但是,總有一些鐘靈毓秀的女子,用才華在文學史上,書寫了一篇篇佳作。
可以說,她們的作品不遜于男人,在文學史上,依然熠熠生輝。
今天,一起,認識10位女詩人,讀一讀她們的驚世之作。
01
第一位女詩人:莊姜
宋人朱熹認為莊姜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她是春秋時齊國
公主,衛莊公的夫人。
朱熹他認為收在《邶風》中開篇五首詩是莊姜所做,但最無異議最了不起的是寫下了名垂千古的名篇——《燕燕》。
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這是中國詩史上最早的“送別之作”。
詩歌采用重章復唱的手法,既易辭申意,又循序漸進,且樂景與哀情相反襯,從而把送別情境和惜別氣氛表現得深婉沉痛。
詩人并沒有表現對方臨別時的言行,而是集中力量來展現自己的行為舉止和內心感受,但通過這樣細致的刻畫,兩人情誼之深摯也就不言而喻了。
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二語來表現送別時難以割舍、痛不欲生的情態,尤為傳神寫照。
清代王士禛:“萬古送別之祖。”(《分甘余話》)
02
亂世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生卒年不詳),名琰,字文姬。東漢末年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文姬歸漢的故事,廣為流傳。
悲憤詩(節選)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蔡文姬是一個苦命的女性,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她流落到匈奴,目睹了生靈涂炭,寫下這首《悲憤詩》。
全詩108句,共計540字,字字血,句句淚,詩人的悲憤具有史詩的規模和悲劇氣氛,富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時代色彩。該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長篇五言敘事詩。
清代文學家張玉谷《古詩賞析》:“漢五古如蘇、李、《十九首》,多用興比,言簡意含,固是正宗。而長篇敘事言情,局陳恢張,波瀾層疊。若文姬此作,實能以真氣自開戶牖,為后來杜老《詠懷》《北征》諸巨制之所祖,學詩者正不可以偏廢也。”
03
后宮才女: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詳,漢成帝劉驁妃子,西漢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
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妃子,本來很寵愛,后來趙飛燕姐妹入宮,班婕妤失寵了。
她別出心裁,以扇子自比。夏天炎熱,扇子不離手,秋天到了,降溫了,用不到扇子了,就丟棄一邊。
以秋扇見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棄,尤為新奇而警策,是前無古人的創造。在后代詩詞中,團扇幾乎成為紅顏薄命、佳人失時的象征,就是明證。
南朝梁文學評論家鐘嶸《詩品》:“《團扇》短章,辭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
04
詠絮才高:謝道韞
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字令姜,又名韜元,東晉女詩人。她是安西將軍謝奕之女,東晉政治家謝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兒媳。謝道韞風韻高邁,謝安稱她有“雅人深致”。
擬嵇中散詠松詩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
謝道韞是東晉著名才女,“詠絮才高”說得就是她。
《擬嵇中散詠松詩》是謝道韞模仿嵇康的《游仙詩》詩而作的。
謝道韞著力贊美了亭亭如立的“山上松”,希望白己能夠憩息松下,像“山上松”一樣,隆冬不凋、志氣高潔。
一般女性多用細膩、柔美的筆調和意象來構造詩歌的意境和氣氛,而謝道韞筆調豪邁大氣,少見女性詩人的矯揉造作,代之以樸素磅礴的語言,融情于景,在女性詩作中獨樹一幟。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詩評選》:“入手落手轉手,總有秋月孤懸、春云忽起之勢,不但古今閨秀不敢望其肩背,即中散當年,猶有凝滯之色,方斯未逮也。”
05
女中詩豪:李季蘭
李冶(約730年~784年),字季蘭,,唐朝詩壇上享有盛名的女詩人。童年即顯詩才,后為女道士。
李冶與薛濤、魚玄機、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
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首《八至》詩是李冶盛名之作。
最親近的,也是最熟悉,最陌生的人。
從內容上說,全詩四句,說的都是淺顯而至真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辯證法,富有哲理意味。
從結構上說,作者設置了層云疊嶂,前三句只是個過場,主要是為了引出最后一句“至親至疏夫妻”,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
明·鐘惺《名媛詩歸》:“字字至理,第四句尤是至情。”
06
大唐女校書:薛濤
薛濤(約768年—832年),字洪度,唐代歌伎、女詩人,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生于長安(今陜西西安),自幼隨父來到成都,長于成都。薛濤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與魚玄機、李冶、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流傳詩作90余首,收錄于《錦江集》。
籌邊樓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籌邊樓:唐代名樓,位于成都西郊。
女子也關心天下大事。
薛濤通過籌邊樓壯觀景色的描繪和時過境遷、時移事異的感嘆,表現了詩人托時感事,憂心國事的真摯感情。
前二句側重敘述、描寫,寫出樓的高峻、壯觀,點明籌邊樓扼川西首府形勝之地。后二句側重議論、感慨,嚴正批評邊將的短見與貪婪。
明·鐘惺《名媛詩歸》:教戒諸將,何等心眼,洪度豈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
07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 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藝術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李清照最精妙的一篇小詞。
女詞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另辟蹊徑地揭示出中華民族的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既有精微的審美體驗,又有精妙的審美傳達,堪稱一首工致精巧的別情佳作。
在李清照筆下,相思是愁的,也是精工典雅的。
明·李廷機《草堂詩馀評林》卷二:“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超逸,令人醒目。”
08
亂世才女:徐君寶妻
徐君寶妻,南宋末年岳州(今湖南岳陽)人,不曾留下姓名,只留下一首絕命詞《滿庭芳》。這首詞以其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為后世所矚目。
滿庭芳·漢上繁華
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樓舞榭,風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鑒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俗話說: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
南宋末年,元軍攻入湖南岳州,兵荒馬亂之中,徐君寶的妻子被掠,自岳州押解到杭州,拘留在南宋初年抗金名將韓世忠故居中。
徐夫人秉性剛烈,貌美多才,敵兵將領數次想要強暴她,都被她化解。
可這一次,她知道躲不過去了,佯裝笑道,等我祭拜完先夫,再答應你的要求。
于是,她“嚴妝焚香,再拜默祝,南向飲泣”,揮筆在壁上題寫《滿庭芳》詞一首,然后趁人不備,投入池中而死。
《滿庭芳·漢上繁華》意境之重、大、崇高。徐夫人不寫自己的人生悲劇,而寫國家的悲劇,文化的悲劇,哀悼宋文明的衰亡,詞境極為重大。詞中表明自己死節之心,將祖國和個人的雙重悲劇融匯,意境極為崇高。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讀其‘此身未北,猶客南州’與‘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之句,知其有生為南宋人、死為南宋鬼之意。惜但傳其詞而逸其名勝,至香百年后無從得知此愛國女子之生平也。”
09
河東君:柳如是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浙江嘉興人 。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艷”。后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明末清初女詩人。
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金明池·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云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柳如是,是妓女,也是詩人,更是一個虔誠的愛國者。
柳如是,本姓柳,這首《金明池·詠寒柳》上闋明寫柳而暗寫人生的遭際。下闋主要是借回憶過去來寫對愛情的固貞執守。
她以一個女子的細膩的感觸來寫自己的情感經歷,表達對離人的思念與無法與愛人廝守的悵惘。她讓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際,以及在困境中她對愛情的固貞、執守和對命運的不屈從。
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居然作者,味其詞,正有無數傷心處也。”
10
女中豪杰:秋瑾
秋瑾(1875年—1907年),女,字競雄,號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在近代,秋瑾是最耀眼最豪邁的女詩人。
這首詩作于1905年。詩人從日本回國后,曾在上海她的摯友吳芝瑛女士家中,拿出新購的一把倭刀給朋友看,幾人喝完酒后,詩人便撥刀起舞唱歌,吳女士命女兒用風琴伴奏,聲音悲壯動人。這首詩便是緣此而作。
不吝惜很多錢去買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換酒也算得上豪邁,革命者要充分愛惜自己的生命,拋灑鮮血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中國文史出版社》:吳海發:風格獨特,詞氣豪邁,開一代風氣。
誰說女子不如男?
事實上,除了真、善、美,女子還給勇、強、剛,她們用自己的人生書寫了一幕幕傳奇,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上,綻放出耀目的光輝。
你還知道哪些優秀而出眾的女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