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看到的是一張很少公開的領袖照。
解秀梅深情擁抱毛主席
1952年5月23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中國人民志愿軍文藝工作者歸國觀光團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
那天,攝影師呂厚民發(fā)現(xiàn),毛主席的臉色一直很凝重。在場的人都知道,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兩年前在朝鮮戰(zhàn)場英勇犧牲,此情此景或許讓這位偉人心中波瀾起伏。
接見時,作為志愿軍歸國代表之一,我軍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唯一榮立一等功的女戰(zhàn)士解秀梅榮幸地向毛主席獻花。
解秀梅在給毛主席獻上鮮花后,突然撲到毛主席懷里,緊緊地擁抱著這位在朝鮮戰(zhàn)場失去長子的偉人,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在這幅照片中,毛主席一直緊閉著眼睛…
對于毛主席接見的場面,呂厚民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可從來沒見過誰會上前擁抱毛主席!“當時搞警衛(wèi)的工作人員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xiàn)這個場面,那一刻,在場的所有人全愣住了”。
被打動的毛主席緊緊閉上眼睛,旁邊的呂厚民立即反應過來。呂厚民從來沒見過毛主席被一個年輕姑娘擁抱的動人場面,他很驚奇,也很受感動,于是他立即按動快門,拍下了這張極富人情味的稀世照片——《中國人民志愿軍文藝工作者擁抱毛澤東》。
呂厚民拍完放下相機,發(fā)現(xiàn)毛主席還是閉著眼睛,直到同下一個文工團員握手時才睜開。
毛主席為解秀梅簽字留念
毛澤東主席接見志愿軍戰(zhàn)士的這經(jīng)典一幕,十分感人。
年長的人都知道,解秀梅是著名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的原型。1951年11月30日下午1時許,解秀梅剛從山上打柴回來,忽然來了9架敵機,瘋狂地向手術所所在的村莊進行轟炸和掃射。當時其他傷員都轉移了,唯剩下一個身負重傷的605團排長李永華還沒有來得及轉移。
解秀梅毫不猶豫地沖了進去,很快把李永華背了出來。剛出門外三四步,兩個汽油彈落在手術所的房頂上。頓時房子被沖天大火吞沒。火星濺了他們一身。解秀梅急忙撲滅了李永華身上的火焰,背起他就跑。敵機更加瘋狂起來。成串的炸彈驚天動地般落在他們的身前和身后。突然,一顆炸彈從頭頂上扔了下來。
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解秀梅在放下李永華的同時,一骨碌又轉身撲在他的身上。炸彈在他們身邊爆炸了。彈片、石頭、沙土滿天飛揚。解秀梅的棉襖被彈片打破多處,石頭把她身上崩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胳膊也被打得鮮血直流。
她爬起來,一看李永華一點兒也沒傷著,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解秀梅立即背起他繼續(xù)往山上跑,終于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解秀梅這個動人的故事很快傳遍了前線的每個角落。指戰(zhàn)員們無不敬佩她的獻身精神。戰(zhàn)后,解秀梅榮立一等功,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毛主席的這張珍貴照片,曾經(jīng)被廣泛傳頌。更多的人認為,毛主席接見從朝鮮戰(zhàn)場歸來的文藝工作者時,心里想著在戰(zhàn)場上犧牲的兒子毛岸英,失子之痛油然而生。所以,當解秀梅擁抱他時,他動情地閉上了眼睛。
但是,也有人對這幅照片給了不同的解釋。
據(jù)2011年6月9日的《光明日報》王國平的文章說,擁抱在當時還是西方禮賓的方式,毛主席沒有預料到解秀梅有這樣的舉動,他可能被嚇到了,頭低著,顯得有些矜持。
對這幅照片的解讀,都有一定的道理。作為偉人,毛主席也有著平民一般的心態(tài)。這個一生以老百姓的利益為最高利益的人民領袖,其言談舉止無一不帶著濃郁的百姓深情。
他在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的講話中,十分清晰、十分通俗地這樣說道:“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shù)人民走這一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