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15 晚會再次揭開消費黑幕,九大行業亂象觸目驚心。從貼身使用的衛生巾、內褲,到日常消費的蝦仁、家電維修,甚至金融借貸與個人隱私,黑心商家的套路環環相扣,消費者防不勝防。本文帶您直擊這些黑產鏈條,警示消費陷阱。
黑產一:翻新衛生巾:工業垃圾里 “淘金”,知名品牌成 “幫兇”
山東梁山希希紙制品公司以每噸 260-1400 元的價格,收購正規企業本應銷毀的衛生巾、紙尿褲殘次品。工人從發霉的 “工業垃圾” 中挑出 “二等品”,徒手重新包裝后以七八千元一噸的價格倒賣。
這些產品未經任何消毒,包裝上卻赫然印著 “自由點”“麥酷酷” 等知名品牌。更令人震驚的是,部分企業員工被收買,將本應切碎的殘次品直接流出,形成一條 “垃圾→翻新→銷售” 的黑色產業鏈。
黑產二:一次性內褲:“純棉” 變 “滌棉”,徒手制作無滅菌
河南商丘多家服飾企業將 “一次性內褲” 做成了 “三無產品”。車間內原材料隨意堆放,工人徒手縫制,工作臺與餐桌混用。
所謂 “純棉” 內褲實際使用滌綸材質,部分產品甚至噴灑強力去污劑掩蓋污漬。更惡劣的是,代加工企業為降低成本,直接跳過滅菌環節,將 “初醫生”“浪莎” 等品牌內褲偽造并貼上 “EO 滅菌” 標簽流入市場,甚至配合商家拍攝假的消毒視頻,目前一些涉事品牌產品已緊急下架,但隱患早已滲透至電商平臺與線下商超。
黑產三:啄木鳥維修:小病大修成常態,平臺抽傭高達 60%
作為國內最大家電維修平臺,啄木鳥被曝通過 “培訓話術 + 雙簧表演” 誘導消費者高價維修。例如,更換成本僅 91 元的塑料電機,向用戶收費 659 元;客戶未開洗衣機水龍頭,師傅謊稱 “進水閥故障” 收取百元費用,客戶燃氣灶自己換電池沒把電池帽取掉,收取250元。
維修師傅坦言:“平臺抽成 60%,不坑客戶根本賺不到錢。” 更諷刺的是,該平臺已連續兩年被 3?15 曝光,卻仍在 300 余城市坑騙消費者。
黑產四:“保水蝦仁”:增重 20% 的秘密,健康風險無人管
多家水產企業為牟利,在蝦仁加工中超量添加磷酸鹽(保水劑),浸泡時間長達十余小時,導致蝦仁增重 20%。更惡劣的是,企業通過 “包冰” 二次增重,宣稱 “70% 包冰率”,解凍后蝦仁僅剩三成。
長期過量攝入磷酸鹽可能引發鈣磷失衡、引起各類疾病,但涉事企業不僅不標注成分,甚至直言 “我們自己都不吃”。
黑產五:“電子簽” 高利貸:借 5000 到賬 3500,暴力催收無追責
借貸寶、人人信等平臺以 “電子簽” 為幌子,實為高利貸提供溫床。用戶簽署正規協議后,放款人通過 “砍頭息”“假賬號” 規避法律。
例如,洪先生借款 5000 元實際到賬 3500 元,7 天需還 1500 元利息;王女士借款 3 萬僅得 1.4 萬,剩余 1.6 萬被 “服務費” 吞噬。由于放款方身份難查,受害者維權無門。
黑產六:信息黑洞:20 億條隱私被販賣,騷擾電話成 “精準營銷”
土巴兔、拜博口腔等企業與技術公司合作,通過 “火眼云” 系統竊取用戶隱私。該系統抓取短視頻評論區電話、微信,甚至入侵企業公眾號實時監控用戶行為。
黑貓投訴顯示,土巴兔用戶單日接聽騷擾電話超 20 通,部分醫美機構借此實現 12% 的營銷轉化率。這些數據最終被包裝成 “用戶畫像”,用于精準推銷甚至詐騙。
黑產七:騷擾電話產業鏈:從數據爬取到流量劫持,20 億條信息成商品
技術公司企騰網絡、啟科科技等構建完整黑產鏈條:通過爬蟲技術掃描用戶行為,利用 “掃碼送會員”“抽獎領話費” 等誘導用戶點擊,進而劫持流量、竊取信息。
部分平臺單日處理數據量達 100 億條,將用戶隱私明碼標價。消費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淪為電話推銷、詐騙的 “獵物”。
黑產八:“手機抽獎” 連環套:20 億流水背后的 “合法欺詐”
在電子發票平臺 “諾諾網” 開具發票后,頁面自動跳轉至 “大轉盤” 抽獎。用戶看似 “抽中 200 元話費券”,實則需連續 15 個月累計充值 4000 元才能全部抵扣,且每張券僅減免 5-10 元。更隱蔽的是,停車場掃碼付費、視頻會員領取等場景均被植入類似套路:首月 19.9 元低價誘導簽約自動續費,次月扣款率超 90%,利用用戶遺忘實現持續扣費。
涉事企業兌捷網絡、諾禾科技等通過算法調控用戶行為路徑,將成本不足 10 元的白酒包裝成 4700 元禮品,以 398元貨到付款形式傾銷。幾家黑產公司僅互動廣告業務單日流水就高達 20 億元,可謂是觸目驚心。
黑產九:非標電線電纜:五金市場公然售賣 “定時炸彈”
南寧科德國際五金市場、貴陽金石機電城等多地商家公然銷售 “非標線”,同一規格線纜存在國標與非標兩種價格。涉事企業金明陽電纜、潤雄電纜不僅能生產電阻超標 35% 的線纜,還提供 “造假一條龍” 服務:線體銅芯偷工減料,絕緣層幾秒即被高壓擊穿,卻能偽造齊全資質報告。
應急管理部統計顯示,國內重大火災中超 50% 由線纜問題引發,近十年因此類事故蔓延成災的案例逾百起。這些未達國家標準的 “非標線”,正以低價傾銷的方式,將公共安全置于險境。
——老井說——
從日用品到金融服務,從線下門店到線上平臺,黑產的魔爪已滲透至生活方方面面。消費者不僅需要擦亮雙眼,更需監管部門重拳出擊。3?15 曝光的只是冰山一角,唯有讓違法成本高于利潤,讓信息透明取代套路,才能真正筑牢消費安全防線。轉發提醒,讓更多人遠離陷阱!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市井見聞,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