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當《哪吒之魔童鬧海》以摧枯拉朽之勢登頂中國影史(昨晚已經突破150億),觀眾們再次被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魔力所征服。而這場席卷影院的仙俠風暴,也在游戲領域掀起了澎湃的浪潮——《仙劍世界》、《一念逍遙》、《踏風行》等作品正以全新的姿態,將上古神話、道家思想、文物典籍轉化為可交互的修仙體驗,讓玩家在御劍飛仙間完成文化尋根之旅。
《仙劍世界》(2025年2月剛公測):開放世界里的神話復刻
作為仙劍IP三十周年的重磅之作,《仙劍世界》以“仙俠帕魯+開放世界”的設定,復刻了李逍遙御劍斬妖的經典場景。游戲世界觀根植于盤古開天辟地的創世神話:女媧捏土造人、神農以草木土石塑獸、伏羲注靈塑神(御靈系統的靈感來源)。江南水鄉的烏篷船、蜀山劍派的云海、苗疆密林的毒瘴,這些場景不僅致敬了原作,更展現了中式山水的意境。而且,我們在游戲中還能遇到不少文化彩蛋:在蘇州城的戲臺可以欣賞非遺“蘇州評彈”的表演,很多地圖的BGM也都是由傳統樂器打造(古琴、琵琶、簫、笛等)……
情懷拉滿的同時還有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仙劍世界》在制作上的巧思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過,由于開放世界的設定跟仙劍系列原本的玩法差別有點大,加之才公測一個月,很多bug急需修復(比如地圖卡死、任務怪突然不刷新),官方還是得抓緊時間優化,如此才能給玩家更好的體驗。
《一念逍遙》(已穩定運營4年):水墨丹青繪就凡人修仙路
這款豎屏放置手游以水墨畫風為基底,將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修煉體系拆解成了掛機玩法。我們從清虛觀開始,煉丹、煉器、御劍尋訪名山大川,一步步揭開三界(凡、靈、仙)秘辛。這種設計顯然是出自《道德經》中“道法自然”的理念,強調順應天道、突破桎梏的修行思想。游戲中很多功法和法寶的命名也都參考了《道藏》,比如“九轉金丹”對應道教九轉成仙之說,“風火輪”直接引用了哪吒的法寶,源自《封神演義》,“攀云乘龍術”則是源自《周易·乾卦》“時乘六龍以御天”……
游戲玩法成熟、畫風養眼,人氣也不低,如果你喜歡水墨風修仙,那它可以說是首選。不過小編也得提醒一下,《問劍逍遙》畢竟已經更新迭代了4年,現在養成的難度著實有點高,新人是很容易蒙圈的(13個大境界+幾百種功法+數千種法寶)。
《踏風行》(預約破120萬,已開啟終測):輕量化修仙的文化治愈力
傳統修仙小說中“千年苦修方得飛升”的敘事,顯然與手游的碎片化體驗格格不入,也不是很符合當下的快節奏。于是,《踏風行》打出了“呼吸之間,得道成仙”的口號:離線掛機自動漲修為,靈田一鍵播種收獲,戰斗和劇情都能加速跳過,日常一條龍用5分鐘左右就能搞定,躺著也能修成大能。這種“輕量化”設計并非消解修仙文化的深度,而是將“道法自然”的哲學轉化成了現代節奏——正如老子所言“大道至簡”,玩家在輕松養成中更能體悟“無為而治”的逍遙,這種類似爽文的修仙才是年輕人更想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踏風行》游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傳統文化熔爐,尤其是養眼又好玩的器靈系統——上古神器化形助戰,它們的原型都是現實世界真實存在的文物,制作組給其設計了精美的立繪,還賦予了極具策略性的主動和被動效果。
我這里以內測時主線任務會贈送的紫色器靈“掣天鼓·殷雷”為例,它的原型是戰國時期的【虎座鳳鳥漆木架鼓】,而在游戲里的人形立繪則是巧妙化用了該文物上的鳥型裝飾,設計成了類似《封神演義》中雷震子的形象。至于這個器靈的技能,那肯定也是跟雷霆相關——主動技能“雷震天罰”可對目標造成傷害+碎盾效果,被動技能“神掣”則是會讓你所有的神通帶碎盾效果。玩個游戲還能學到傳統文化的知識,制作組是真會玩!
結語:修仙不止打打殺殺,更是文化共鳴
從《仙劍世界》的神話復刻,到《踏風行》的器靈破圈,仙俠游戲正用年輕化語言重構傳統文化。若你偏愛水墨修仙,《一念逍遙》自然值得一試,而“懶人修仙黨”們,不妨去預約《踏風行》,畢竟“呼吸成仙”的快樂,這可是爽文男主才有的待遇。(官網預約獎勵含成長型稀有古寶,會自動漲屬性!)
對此,你是怎么想的呢?歡迎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