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特朗普在處理俄烏沖突問題上態度180度的大轉彎,美歐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已經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不過,可能沒人能想到的是,美國白宮那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吵架,除了讓歐洲陷入各種混亂之外,竟然連美國在中東的鐵桿盟友以色列,都感到了強烈的不安和擔憂。
比如3月10日,《以色列時報》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其標題竟然是《特朗普背刺澤連斯基和其他盟友后,以色列會是下一個嗎?》。
而大家都知道,美國和以色列的關系那可不是一般的鐵,特朗普上任后第一個在白宮接見的外國元首,就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并且特朗普任命的駐以色列大使、駐聯合國大使,可以說都是支持以色列右翼的人物。
此外在加沙問題上,特朗普多次站在以色列立場上向哈馬斯發出各種警告,要求他們馬上釋放所有人質,還要求哈馬斯的領導層離開加沙。
那么,以色列人的擔憂從何而來呢?
這要從特朗普的一位特使說起。
3月5日,美國白宮證實,美國正在與哈馬斯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就人質問題進行了“直接談判和討論”,負責此事的,是美國總統“人質事務特使”亞當·博勒。
消息公布之后,以色列的戰略事務部長羅恩·德默出面,對美國和哈馬斯的會晤表達了強烈不滿。
為什么不滿呢,道理很簡單,因為對于和哈馬斯的會晤,美國根本沒有征求以色列政府的意見。而大家更要知道的是,美國自打1997年將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之后,就從來沒有與哈馬斯直接接觸過。
面對以色列的不滿,美國方面也進行了安撫,表示與哈馬斯的接觸只是初步討論,未來如果沒有以色列的批準,不會達成任何協議。但以色列方面卻擔心,如果哈馬斯釋放了被扣押的美國公民的話,美國是不是就會對達成全面釋放在押人員協議失去興趣。
其實,自打特朗普上臺以來,以色列人普遍都很高興,認為那個熟悉的“美國盟友”又回來了,并且再也不會有拜登那種對以色列的批評和施壓了。
所以,以色列在加沙停火談判問題上,在獲得美國的“無條件支持”后,表現的非常強硬,不斷拖延進入第二階段的停火談判。
而如今美國“背著”以色列與哈馬斯進行直接接觸,如果雙方達成什么默契或者私下協議的話,無疑會讓內塔尼亞胡陷入尷尬的境地。
除此之外,特朗普對待伊朗的態度,也讓以色列開始出現了焦慮。
過去的很多年里,以色列一直反對美國和伊朗在外交上出現緩和,并且一直希望美國會支持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
現在,特朗普卻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寫了信,希望伊朗方面能就核問題和美國進行談判。雖然哈梅內伊拒絕了特朗普的提議,但面對特朗普愿意和伊朗進行談判的意愿,有烏克蘭這個前車之鑒,以色列右翼當然會有被拋棄的擔憂。
而對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個人來說,他的擔憂顯然也不會少。
大家都知道,對于特朗普之所以會“拋棄”烏克蘭,不少分析都認為這是出于他個人對澤連斯基一直懷恨在心,因為過去幾年里,澤連斯基一直都和拜登以及民主黨十分親近。
而內塔尼亞胡呢,他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結束沒幾天就“搶先”恭賀拜登當選,這導致特朗普曾私下用臟話大罵內塔尼亞胡對他“不忠”,“犯下了一個可怕的錯誤”。
雖然在美國如今的政治環境中,拋棄以色列遠遠比拋棄烏克蘭困難得多,但對于“重返白宮”后就沒有按套路出過牌的特朗普,以色列實在很難做到安心。
而最最讓以色列擔心的是,其實并不是美國與哈馬斯的直接溝通,也不是特朗普給伊朗寫信,更不是拜登會不會記內塔尼亞胡的仇。而是從以色列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做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會讓特朗普在拋棄以色列時充滿“道德感”。
這對一心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特朗普來說,可能才是最大的一個誘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