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是胡適因心肌梗塞猝死前幾個小時,演講時候的畫面。
那天是1962年2月24日,胡適在蔡元培紀念館主持第五次院士會議。
李濟在會上明里與胡適針鋒相對,但實則是為胡適在1961年11月6日的發言解圍,在上一次的演講中,胡適對東方文明進行了一些批判,這讓他飽受罵名。
李濟談到自己對國內的科學發展感到悲觀,他還提到胡適發表的演講遭到許多人的批評和攻擊。
這讓胡適十分激動,他說道:“我去年說了25分鐘的話,引起了圍剿,不要去管它,那是小事體。我挨了40年的罵,從來不生氣,并且歡迎之至,因為這是代表了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
說完,胡適倒下。這是胡適留給世界最后一個印象。
我記得念中小學的時候,沒覺得胡適是個反面形象。當時的感覺是,胡適與魯迅,李大釗等人,都是一身長衫,很有民國知識分子的范,而胡適主要就是在普及白話文運動。這讓我對胡適先生有了最初的好感。
尤其是在苦苦背誦什么“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的時候,更覺得胡適的工作之重要。文言文太難背了,都說大白話,說普通話,這不好嗎。
后來念大學的時候,才真正接受一些胡適的思想,尤其是在治學方面的。胡適在教授圈子里也很受歡迎。記得熱工系的老師,就把自己QQ空間的背景換成胡適的照片。胡適不管怎么樣,從治學態度上,是值得尊敬的。當時的風氣就是如此。時過境遷,后來即便也有一些私下喜歡胡適的人,但是絕難見到把自己的背景墻換成胡適的了。因為胡適是“有風險”的。最大的麻煩是當被問起自己為什么喜歡胡適的時候不好解釋,為了避免麻煩,索性主動繞開胡適。
但是胡適的思想在今天并不過時,今天在互聯網上爭吵的許多議題,都從未離開胡適當年討論的框架。
胡適先生也是個很有趣的人,曾提出個“三從四德”的論述,“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花錢要舍得。”據說緣由是因為胡適屬兔,而太太江冬秀屬虎,兔子怕老虎。
湖南師范大學引用了一條胡適的語錄,想必是學校的編輯沒留意,沒想到胡適還被一些人暗中盯視著,甚至到了提也不能提的地步。但這些人,分明又是胡適白話文運動的受益者,他們使用更加簡潔,一點也不文縐縐的語言,把矛頭攻擊到胡適頭上。
次日,湖南師范大學把“胡適”這個存在爭議的名字刪去。
大V們對胡適的討伐卻剛剛開始,其中包括“師偉”“俠骨柔情的楊華”以及“毛星火”等人。看了這幾個賬號的名字,網民就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就跟當年莫言被全民討伐是一個道理。
關于胡適被抨擊,想到當年魯迅先生對于胡適熱衷提倡的白話文運動,曾有不同意見。胡適認為,文學應該反映現實生活,服務大眾,應該具有實用性、通俗性。
但是魯迅先生則堅持,文學應該具有批判性和啟蒙性,過于白話,可能會傷害文學的批判力量。
從這個爭議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個生活在高處的人。而學貫中西的胡適,此刻卻顯得有些媚俗了。幾十年后,互聯網興起,抨擊魯迅先生的人卻明顯少于抨擊胡適的。盡管二位同樣值得尊重,這一點小小的差異,卻值得玩味。
魯迅是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