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宣布投降,全中國人都歡喜不已,在日軍長達14年的侵略下,中國人過的太苦了,也犧牲了數不清的人,這場勝利來之不易。
在日軍宣布投降后,許多日軍陸續的被遣送回到日本,不過在河南南召縣太山廟鎮的街上,卻有一個穿著日軍軍服的乞丐四處要吃的,這是一個被日軍遺棄的傷兵。
像這樣被日軍自己人遺棄的日本傷兵很多,不過這個日軍傷兵運氣不錯,在1946年秋的一個早上,這個四處要飯的日本傷兵遇到了一個好心的農民,太山廟鎮梁溝村的孫邦俊。
孫邦俊這天去鎮上賣山貨,看著這個日軍傷兵渾身臟兮兮的,覺得他可憐就給一點吃的,孫邦俊看著這個傷兵狼吞虎咽,知道他餓了很久了,看日本傷兵吃完孫邦俊就轉身回到 。
可是沒想到這個日軍傷兵一直跟著孫邦俊,似乎認為孫邦俊是個好人能救自己,就這樣這個傷兵一直跟到了孫邦俊的家里,對于這樣的行為孫邦俊當時還是有點害怕的。
于是孫邦俊就和妻子一起往外趕日軍傷兵,不料這個傷兵突然跪在地上哭了起來,看著他可憐的樣子,孫邦俊就不忍心就讓他走了,后來這個傷兵就留在孫邦俊家里。
沒想到的是,這個傷兵在孫邦俊家里一住就是47年,孫邦俊收留了日本傷兵之后,稱呼他為小門,起初同村的人很不理解孫邦俊收養日軍傷兵,畢竟日軍曾經很壞。
于是孫邦俊耐心的做鄉親們工作,后來也破例為小門上了戶口,剛收養小門不久他就患上了偏癱,孫家一家人照顧了8個多月,為此還欠下幾百元的債務。
好在小門在孫家人的照顧下逐漸康復了,就這樣小門在孫家一年年的生活了下來,一直到1964年,孫邦俊患病去世,臨終前孫邦俊還囑咐兒子要照顧好小門,幫他找家人。
直到后來中日建交,孫保杰多次給有關部門寫信,8年里寄出了100多封信,一直到1991年,一個日本友好訪問團到中國,回國時帶去小門的照片,日本傷兵尋親引起了日本的廣泛關注。
1992年,一個日本訪華團來到了南陽,找到了小門認出了他,原來他本名叫石田東四郎,是1942年到中國參戰的,第二年石田東四郎在日本的弟弟趕到中國與哥哥相見。
后來由孫保杰把石田東四郎送回了日本,到日本后孫保杰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所到之處備受尊敬,后來日本捐助了600萬日元幫助孫保杰的家鄉搞建設,報答中國人47年來收養的恩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