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制圖,版權所有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 985副教授權威期刊論文全文抄襲。
想知道這位985副教授是誰,原來叫王建輝,這篇論文《動態的身體:身體—身體化——海德格爾〈澤利康講座〉中的身體現象學》發表于《世界哲學》2016年4期。
王建輝抄襲得比較高級,其實是翻譯,也不是有現成的中文供他抄襲的。
《世界哲學》的編輯們估計不懂英文,所以無法發現《動態的身體:身體—身體化——海德格爾《澤利康講座》中的身體現象學》是抄襲的,也是情有可原的。
非要問責《世界哲學》,顯得太不合情理了。因為《世界哲學》的所有審稿編輯都不懂英文,怎么能夠發現他在抄襲呢?對吧?批評人要講道理嘛。
你不能責怪《世界哲學》的編輯人員不懂英文。懂英文做什么?中文才是要學好的。哼。
不過呢,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學術界的普遍現象,就是中文學術界類似王建輝這樣的副教授或者教授可多了。
他們壓根沒有什么學術素養,有的是會翻譯。很有一些學術大咖,根本就不會搞學術,連最基本的邏輯學都沒有學,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根本就是邏輯不通的,不過咖位在那里,誰也不敢批評。
所以這里也不點名了。有很多,不止一個。就靠翻譯在中文學術圈混得是風生水起。
搞學術其實還是英文世界的強。這一點呢,國人也不肯承認的。非要說中文才是最棒的。實際上,中文在互聯網的信息也就1%左右,真實有效的信息那就更少了。我查到一個數據是法國學者丹尼爾·皮米恩塔團隊計算的數據說只有1.4%。
話又說回來,像王建輝這樣的副教授懂英文,愿意翻譯國外優秀的論文也是不錯的。
翻譯的論文原稿如果是高質量原創的,也可以作為學術成果的一部分。只是千萬不要因為翻譯了別人的論文,就把自己搞成學術大師了,這是萬萬要不得的事。
我感覺《世界哲學》只是丟了面子一樣的難受,我看他們發的聲明就證明了這一點。改正錯誤是需要具體措施的,起碼是要招聘大量懂英文的編輯,我看他們完全沒有這一步。只感覺面子丟大了。
西安交通大學呢,也是很顧面子呢,立即解聘了王建輝。
從其聲明來看,分析一下可知道,王建輝應該是在南京大學哲學系讀的博士。不過,搞笑的是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也感覺面子丟大了,嚴正聲明王建輝不是他們學院畢業的人。
就從整個學術圈這么在乎面子這件事上,我覺得哲學這一學術要有大的發展是不太可能的。
搞學術本來應該是一件低調的事情,就是說就算搞出了什么學術,也只在學術圈有人知道,是很難被大眾熟知的。一旦天天要在大眾面前,爭名奪利,那就完了,那不可能安安靜靜地做學術的。
像王建輝大概是受了這個不良風氣的影響,想著成快名,搞“快餐文學”式學術研究,不過是為了功名利祿而已。
搞學術應該是一件單純讓自己在智力上快樂的事,越單純,越能出成績。不過,眼下這情景,這太奢侈了。比如居里夫人可沒有天天想著面子,或者功名利祿。要不是諾貝爾獎非要發給她,可能全世界也沒人知道居里夫人。試問,發現其他化學元素的人,大眾知道是誰嗎?
(木田之光寫于2025年3月1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