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肖義林這個劇中人物角度來說,“戲精”對于他來說是,有著非常明顯的貶義味道。
即便他與鄭昊、李東杰等人處在同一陣營;即便他所代表的是法律上的正義。
從周征波作為一名演員的角度來說,“戲精”一詞卻發生了突變,擁有了極強的褒義味道。
作為一名畢業于“戲劇學院表演系”的老戲骨,他不僅表現出作為領導的威嚴,更在面對鄭昊查企軻未果時,完美詮釋了什么叫“領導的藝術”。
當鄭昊與李東杰兩個原本的對頭,各自帶著自己的稽查一科與二科奮戰一月有余無果后;當面對市里重點企業,無法從中查到想要的結果時,作為領導的肖義林有些坐不住了。
面對這場將鄭昊推到風口浪尖的內部會議,面對這樣似乎旨在突顯團隊向心力的內部會議,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周征波為肖義林這個角色,賦予了更多只在現實中才會有的東西呢?
從整個《大河之水》來看,從藝術表現更傾向于正面的電視劇套路來看。
無論是錦秋父女從未對鄭昊父子有所怨言,還是稽查二科這種宛如一家人的同事之情,都在無限放大人性之美、人性之善。
從表現與帶動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可以被稱為正能量的好事。
可從現實面與殘酷面來說,這樣的劇情與人物之間關系設定,卻失去了藝術上所謂的多樣性,畢竟藝術不只有正義與美好,那些隱藏在黑暗角落里的東西從來沒有缺席過,他們只是很好的將自己隱藏了起來。
鑒于對藝術有這樣的理解與認知,才有了筆者對肖義林怒批鄭昊與李東杰這場戲的認可與佩服。
雖然之后的肖義林,在老下屬李東杰單獨找自己吃飯的飯局上,表現出了作為一個正義領導的通情達理,但會議上的他卻未必真像我們看到的那樣。
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即便是在站在無影燈下,也從沒有將代表著黑暗的影子拋棄過。
只是在過于強大的光明壓制下,這些代表著黑暗的影子很好的將自己藏在了光明背后,只要一離開無影燈的照射,影子便會立即重回每個人的腳下。
作為領導,作為鄭昊與李東杰的直屬領導,在面對“企軻”這樣一家所謂的龍頭企業時,肖義林是有壓力的,而且是由上自下那種無比巨大壓力的。
在辛苦稽查一個多月之后仍然無果后,在所有人提出的只有疑點毫無證據時,作為配角的肖義林,自然是沒有主角鄭昊這種堅韌到直面困難的勇氣與魄力。
因為他的職責更趨向于成就鄭昊,即便是在某些無傷大雅的立場問題上,給鄭昊制造一些麻煩與壓力,也是作為領導這個角色可以接受與承擔的。
在肖義林怒斥鄭昊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清楚明白的感受到,他不想要再繼續對“企軻”的稽查了,他不想要再繼續承受來自上面的壓力了。
雖然企軻身上的疑點無法用正常邏輯解釋,雖鄭昊是自己曾經表揚的干將。
可一想到如果企軻什么問題都沒有,那么肖義林將要面對的,并不是鄭昊將來會面對的挫敗感而已。
畢竟不是誰都能坐上肖義林這把交椅的,畢竟能爬到肖義林這個位置的人,總歸還是要有些“馭下”和“巴上”手段的。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更何況這個“害”并不牽扯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于是便有了肖義林最終做出讓鄭昊選擇的決定,不得不說這一招“禍水東引”玩的真是漂亮啊。
看似借肖義林的怒火,將鄭昊的正面形象再拔高了一個臺階。
實則不僅借此讓李東杰這個老下屬欠下自己一個人情,更是把一部的壓力與責任完美轉嫁給了鄭昊這個“愣頭青”。
不得不說周征波這樣一波操作,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也將肖義林這個角色成功人性化了。
或許這就是“演技”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一個原本“無足輕重”的角色,一個原本只是起到輔助作用的角色,卻在周征波的詮釋下有了更多的內涵與味道。
他不再是刻板與套路化的正義之士,他擁有了更多符合人性化的口氣、表情和言語動作,而這一切都在周征波不露聲色的表演中,悄無聲息賦予了肖義林。
關于《大河之水》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