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篇幅限制,以下為您提供部分2025年社會工作者考試《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的典型單選真題及解析(第151-200題),希望這些題目和答案能幫助您進一步鞏固社會工作者考試的知識點。在備考過程中,建議您多做真題和模擬題,以提高答題技巧和應試能力。
151.社會工作的基本目標是( )。
A. 促進社會公平
B. 促進社會整合
C. 促進社會和諧
D. 促進社會穩定
答案:A
解析:社會工作的基本目標是促進社會公平,通過幫助弱勢群體、解決社會問題,縮小社會差距,促進社會公正和平等。
152.下列哪項不屬于社會工作的基本功能?( )
A. 預防
B. 治療
C. 教育培訓
D. 政治宣傳
答案:D
解析:社會工作的基本功能包括預防、治療、教育培訓等,旨在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提升能力,而政治宣傳不屬于社會工作的基本功能。
153.社會工作的主要領域包括( )。
A. 兒童福利
B. 老年人服務
C. 殘疾人康復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社會工作的領域非常廣泛,涵蓋了兒童福利、老年人服務、殘疾人康復等多個方面,旨在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解決社會問題。
154.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是( )。
A. 公平原則
B. 保密原則
C. 尊重服務對象原則
D. 服務對象自決原則
答案:C
解析:尊重服務對象是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這體現了對服務對象人格和尊嚴的尊重,是建立良好專業關系的基礎。
155.在小組工作中,社會工作者扮演的角色不包括( )。
A. 領導者
B. 協調者
C. 決策者
D. 支持者
答案:C
解析:在小組工作中,社會工作者扮演的角色多種多樣,包括領導者、協調者、支持者等,旨在引導小組活動,促進組員間的互動和交流,但社會工作者不是決策者,而是引導組員共同決策。
156.下列哪項不屬于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 )
A. 尊重服務對象的自主權
B. 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
C. 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D. 公正無私地提供服務
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包括尊重服務對象的自主權、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公正無私地提供服務等,而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則違背了社會工作的倫理原則。
157.社會工作者在評估服務效果時,應采用的評估方法是( )。
A. 主觀臆斷
B. 科學、系統的方法
C. 只聽取服務對象意見
D. 只依據社會工作者個人感受
答案:B
解析:社會工作者在評估服務效果時,應采用科學、系統的方法,通過收集服務對象的反饋、觀察服務過程、分析服務數據等途徑,對服務的成效進行評估,以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158.關于社會工作者在介入服務時的角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社會工作者是服務提供者
B. 社會工作者是倡導者
C. 社會工作者是決策者
D. 社會工作者是支持者
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者在介入服務時,扮演著多種角色,包括服務提供者、倡導者、支持者等,旨在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提升能力,但社會工作者不是決策者,而是引導服務對象共同決策。
159.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是( )。
A. 促進經濟發展
B. 維護社會穩定
C. 提高個人收入
D. 尊重個人、促進社會公平和提高社會效率
答案:D
解析: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包括尊重個人、促進社會公平和提高社會效率等,旨在通過幫助弱勢群體、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公正和平等,提高社會整體福祉。
160.在老年人社會工作中,社會工作者應特別關注老年人的( )。
A. 經濟狀況
B. 身體健康
C. 心理健康和社會參與
D. 家庭關系
答案:C
解析:在老年人社會工作中,社會工作者應特別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參與情況,幫助他們緩解孤獨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同時,經濟狀況、身體健康和家庭關系也是重要的關注點,但心理健康和社會參與在老年人社會工作中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
161. 社區居委會組織居民協商制定《寵物飼養公約》,此過程主要體現的社區功能是( )
A. 社會控制
B. 社會參與
C. 社會保障
D. 社會服務
答案:B
解析:通過居民協商制定公約,強化社區成員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體現社會參與功能
162. 社會工作者在服務中發現某家庭存在“隔代溺愛”問題,最合適的干預策略是( )
A. 單獨約談老人調整教養方式
B. 開展三代共同參與的家庭會議
C. 將兒童轉介給兒童福利機構
D. 建議父母接管全部監護責任
答案:B
解析:家庭會議可促進代際溝通,建立統一教養規則,符合家庭系統治療理念
163.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支付勞動者( )
A. 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B. 每月雙倍工資
C. 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D. 失業保險金
答案:B
解析:《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未及時簽訂合同應支付雙倍工資,題干情形屬于此條款
164. 社會工作者為遭受校園暴力的學生提供心理疏導時,發現其存在自殺傾向。此時必須打破保密原則的情形是( )
A. 服務對象明確表達自殺計劃
B. 服務對象出現情緒低落
C. 家長詢問干預進展
D. 學校要求了解情況
答案:A
解析:當服務對象存在明確自傷/傷人計劃時,保密原則讓位于生命優先倫理
165. 下列屬于“功能型社區”的是( )
A. 老舊單位家屬院
B. 新建商品房小區
C. 商業步行街管委會
D. 傳統村落
答案:C
解析:功能型社區指以特色功能(如商貿、文化)為主導的區域,商業步行街符合定義
166. 社會工作者在社區需求評估中發現青少年普遍缺乏職業規劃意識,此時應優先開展( )
A. 就業技能培訓
B. 職業生涯規劃小組
C. 企業參觀活動
D. 創業政策宣講
答案:B
解析:小組工作可通過朋輩互動系統提升自我認知,針對性解決職業規劃意識薄弱問題
167. 某社區開展“殘健融合”運動會,邀請殘障人士與普通居民組隊參賽。這主要促進的是( )
A. 社會康復
B. 教育康復
C. 職業康復
D. 醫學康復
答案:A
解析:社會康復強調消除環境障礙、促進社會融入,文體活動可改善殘健群體互動模式
168. 根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下列人員應納入低保范圍的是( )
A. 吸毒致貧但正在戒毒者
B. 拒絕參加公益勞動的健康失業者
C.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標準的重度殘疾人
D. 隱瞞實際收入的乞討人員
答案:C
解析:低保審核以實際收入為唯一標準,不因身體殘疾、行為問題等剝奪受助權利
169. 社會工作者發現某社區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數字鴻溝”問題,最有效的干預措施是( )
A. 發放智能手機
B. 組織跨代互助學習小組
C. 代購生活物資
D. 開通24小時求助熱線
答案:B
解析:跨代小組既可傳授數字技能,又能促進代際情感聯結,實現預防性服務目標
170. 矯正社會工作者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就業輔導時,需特別注意遵循( )
A. 非評判原則
B. 差別化原則
C. 保密原則
D. 效益優先原則
答案:A
解析:非評判原則要求尊重服務對象過去經歷,避免就業輔導中產生歧視性態度
171. 社區網格化管理“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 )
A. 建立社會力量參與機制
B. 實現黨的建設、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結合
C. 強化政府單一主導
D. 推行智能化數據監控
答案:B
解析:三位一體模式強調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協同治理,整合基層服務資源
172. 社會工作者為遭受職場性騷擾的女性提供維權指導時,應優先遵循的倫理原則是( )
A. 保密原則
B. 案主自決原則
C. 最小傷害原則
D. 生命優先原則
答案:C
解析:最小傷害原則要求干預措施在維權過程中避免對服務對象造成二次傷害
173.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下列應納入醫保覆蓋范圍的是( )
A. 個體工商戶雇工
B. 在校實習學生
C. 非全日制臨時工
D. 城鄉居民
答案:A
解析:城鎮職工醫保覆蓋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
174. 在整合式社區照顧模式中,社工發展“非正式照顧”資源的典型方法是( )
A. 購買專業機構服務
B. 建立志愿者幫扶隊伍
C. 協調政府部門資源
D. 申請基金會資助
答案:B
解析:非正式照顧指親友、鄰里等自然支持系統,志愿者隊伍屬于此類資源拓展
175. 危機干預的“應對期”主要工作目標是( )
A. 識別潛在風險因素
B. 提供緊急安全保障
C. 恢復社會功能
D. 進行長期心理治療
答案:B
解析:應對期聚焦消除即時危險,如提供庇護所、醫療救助等緊急保護
176. 社會工作者組織社區青少年參與“舊物改造環保行動”,此活動主要實現的是( )
A. 任務目標
B. 過程目標
C. 文化目標
D. 發展目標
答案:B
解析:過程目標強調通過參與過程提升居民環保意識與行動能力
177. 根據《民法典》,下列情形中監護人資格可被撤銷的是( )
A. 監護人經濟困難
B. 監護人患有慢性疾病
C. 監護人實施嚴重虐待行為
D. 監護人與被監護人分居
答案:C
解析:民法典第36條規定,監護人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權益行為時應撤銷資格
178. 社會工作者發現服務對象有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癥狀時,最合適的干預方法是( )
A. 理性情緒治療
B. 眼動脫敏再加工
C. 家庭系統排列
D. 社會支持網絡構建
答案:B
解析:EMDR療法是國際公認的PTSD專業治療方法,通過眼動刺激緩解創傷記憶
179. 某社工機構開展“社區媽媽喘息服務”,為特殊兒童家庭提供臨時照料。這屬于( )
A. 支持性服務
B. 替代性服務
C. 保護性服務
D. 補償性服務
答案:A
解析:支持性服務通過臨時照料等幫助家庭緩解照顧壓力,維持正常功能
180. 社區營造中“培育社區自組織”主要實現的是( )
A. 資源整合
B. 權責轉移
C. 居民賦權
D. 行政效率提升
答案:C
解析:自組織培育通過增強居民自主管理能力實現社區治理賦權
181. 社會工作者在進入社區前需了解機構的使命理念,這屬于社區工作方法中的( )
A. 資源整合階段
B. 社區分析階段
C. 進入社區準備階段
D. 項目評估階段
答案:C
解析:根據社區工作流程,進入社區前需掌握機構使命定位、服務對象選擇標準等基礎信息,屬于準備階段核心任務
182. 產業社區營造的核心目標是實現( )
A. 企業利潤最大化
B. 產城融合發展
C. 土地集約化開發
D. 政府稅收增長
答案:B
解析:產業社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產物,旨在通過空間重構促進生產生活融合,打破傳統工業園區功能單一弊端
183. 社會工作者在兒童社區項目中組織"叮咚播報員"隊伍,主要運用的干預策略是( )
A. 替代性服務
B. 社區教育
C. 兒童賦權
D. 危機干預
答案:C
解析:通過培育兒童自組織參與社區事務,增強其公共事務參與能力,屬于賦權實踐
184. 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營造中,"育苗階段"的核心任務是( )
A. 建立四方協商平臺
B. 開展社造專題培訓
C. 挖掘社區骨干力量
D. 完善社區基礎設施
答案:C
解析:育苗階段聚焦識別和培育社區積極分子,為自組織發展儲備人力資本
185. 社會工作者在老年社區項目中聯動醫院、養老院開展健康篩查,體現的工作原則是( )
A. 多方參與
B. 權益保護
C. 資源整合
D. 可持續發展
答案:C
解析:整合醫療機構資源形成服務合力,符合資源整合原則要求
186.成都社區營造行動中,將興趣團體轉化為社區公益組織的關鍵步驟是( )
A. 申請政府購買服務
B. 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C. 引導參與公共服務
D. 開展商業運營培訓
答案:C
解析:通過引導自組織承擔公共事務,實現從自娛自樂到公益服務的功能升級
187.社區協商民主建設中,社會工作者最應發揮的角色是( )
A. 決策制定者
B. 資源分配者
C. 流程促進者
D. 矛盾調解者
答案:C
解析:社工需保持中立,通過議事規則設計、溝通引導等技術推動協商進程
188.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產業社區區別于傳統園區的顯著特征是( )
A. 單一生產功能
B. 職住空間分離
C. 社會服務配套完善
D. 企業集聚度高
答案:C
解析:產業社區強調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完備的社會服務配套是核心標識
189. 社會工作者培育社區自組織時,"種子階段"應優先開展的工作是( )
A. 制定組織章程
B. 申報法人登記
C. 確定公共議題
D. 爭取財政撥款
答案:C
解析:通過公共議題凝聚共識,可激發居民參與動力,為組織發展奠定基礎
190.針對社區垃圾分類推進困難,社工采用"開放空間會議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 )
A. 降低行政成本
B. 提升居民決策參與度
C. 加快政策執行速度
D. 確保方案專業權威
答案:B
解析:該技術通過平等對話機制激發居民主體性,有效提升自治參與熱情
191.下列服務中,最符合“增強服務對象社會支持網絡”目標的是?
A. 為獨居老人安裝緊急呼叫設備
B. 組織失業青年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C. 建立單親媽媽互助交流微信群
D. 為殘障人士申請政府生活補貼
答案:C
解析:社會支持網絡屬于社會環境的一部分,建立互助群直接拓展服務對象非正式支持系統
192. 社會工作者在危機干預的第一階段應優先?
A. 評估服務對象自殺風險
B. 協助制定長期康復計劃
C. 引導服務對象宣泄情緒
D. 聯系家屬提供經濟支持
答案:A
解析:危機干預步驟為:1.確保安全(評估風險)→2.情緒疏導→3.制定計劃。優先排除危及生命的風險
193. 社區工作者推動居民成立“垃圾分類監督隊”,體現了哪種工作模式?
A. 社會策劃模式
B. 地區發展模式
C. 社區照顧模式
D. 治療模式
答案:B
解析:地區發展模式強調居民參與和自助,通過培育社區團體解決問題。社會策劃模式側重專家主導(如政策執行)
194.生態系統理論認為,青少年沉迷網絡的主要原因是?
A. 個體自制力不足
B. 家庭監管缺失
C. 學校同伴影響
D. 社會支持薄弱
答案:B
解析:生態系統理論關注人與環境互動。家庭屬于微觀系統,監管缺失是直接誘因,其他選項屬中觀/宏觀系統(間接因素)
195.社會工作者發現服務對象遭受家暴卻拒絕報警,此時應遵循?
A. 保密原則
B. 保護生命優先
C. 非評判原則
D. 自決原則
答案:B
解析:倫理困境中,保護生命高于保密和自決。需優先干預暴力風險,再尊重服務對象意愿
196. 下列需求評估方法,最能反映服務對象主觀感受的是?
A. 標準化問卷
B. 家庭結構圖
C. 焦點小組訪談
D. 社區檔案分析
答案:C
解析:焦點小組通過互動討論挖掘服務對象真實體驗,屬質性評估。問卷和檔案偏向量化數據,家庭圖側重客觀信息
197.關于“社會政策制定”,社會工作者的角色是?
A. 政策執行者
B. 資源分配者
C. 需求倡導者
D. 服務管理者
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者在政策層面主要扮演倡導者角色,將服務對象需求反饋至決策層。執行與分配屬行政職能
198. 小組工作中,組員因意見沖突沉默,社會工作者最適宜的做法是?
A. 暫停小組并進行個別輔導
B. 強調小組共同目標
C. 直接指出沖突的負面影響
D. 提議進行角色扮演
答案:B
解析:處理沖突時,重申共同目標可促進合作意識。A可能中斷進程,C/D適用于具體沖突解決階段
199.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學校發現學生遭受欺凌時應?
A. 立即聯系心理咨詢師
B. 通知監護人并報案
C. 對涉事學生予以訓誡
D. 啟動校園應急預案
答案:D
解析:法律要求學校建立欺凌防控機制,應急預案包含調查、處置、心理干預等全流程,優先于單一措施
200.服務對象說:“我失業后朋友都看不起我”,社會工作者回應:“您希望得到朋友的尊重”,該技巧屬于?
A. 對焦
B. 澄清
C. 重構
D. 同理
答案:C
解析:重構指將負面表述轉化為積極期待,如將“看不起”轉化為“希望尊重”。同理側重情感反饋(如“您感到難過”)
請注意,由于實際考試中題目和選項的具體表述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以上答案僅供參考。在備考時,建議結合官方教材、歷年真題和模擬題進行練習,以全面掌握社會工作者考試的知識點和答題技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