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明社會,應學會與某些模糊地帶共處。
江西都市現場的男記者,去采耳店暗訪偷拍,說女服務員有擦邊服務,以此作為他們對315消費者權益日的一次獻祭。
網友留言一片罵聲,都市現場熬不住了,把偷拍視頻隱藏了事。
看到網友的評論我就放心了。
江西這記者的確婊里婊氣的。這次牌坊沒立成,但總要叫他們在青史留個名。
1
這個話題有點敏感,我掂量著盡量說些真話。
這種暗訪偷拍,是以侵犯隱私的方式,來揭露一種非罪化行為(模糊的”擦邊服務”),可以說,記者的行為明顯更為可惡。
暗訪記者對采耳服務員的凝視,是一種降維打擊的道德消費。他們將服務者的生存策略,包裝成”道德污點”,卻對制造結構性壓迫的根源保持緘默。
這種”抓小放大”的策略,本身就是極端不道德的。
此外,記者對底層越軌的關注快感,是一種選擇性正義的表演藝術。
這種”擦邊監督”遵循著精確的博弈論計算——被監督對象缺乏組織反制能力,監督成本可控,輿情風險可能也趨近于零。(沒想到被反噬了)
輿論監督,要從道德表演回歸到本來面目——不是專挑無傘者下雨,而是為所有人爭取晴天。
您應多盯著那些濫權的官家。
正如普利策所言:"倘若國家是一艘航行中的船,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
當瞭望者只顧盯著甲板上的水漬,卻對前方的冰山視而不見時,這場航行注定危機四伏。重建監督倫理的關鍵,在于找回媒體人最初的勇氣——
那種敢于將鏡頭對準真正黑暗的勇氣,而不是在鎂光燈下表演打蚊子的行為藝術。
2
即便在現行法律框架下,”擦邊服務"若未涉及明確性交易或強制行為,也只是屬于道德評價的灰色地帶。
要求從業者自證”絕對清白”,違反”疑罪從無"原則,記者基于誘導性提問和選擇性剪輯,而形成的某些擦邊陳述,并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證據。
記者也應有超越現行法律局限性的思考。對于沒有明顯受害人的行為,不應大加討伐。尤其這其中還牽涉到底層的生計。
當輿論監督以”凈化市場"之名,來剝奪底層群體的合法生計時,正當性基礎早就崩塌了。更何況那些因此失業的女性,很可能會因此被迫轉入更隱蔽的行業。
真正的文明社會,應學會與某些模糊地帶共處。
當記者用放大鏡審視采耳店的每寸肌膚接觸時,他們或許忘記了,監督的終極價值不在于制造無菌的道德真空,而在于守護多元共生的社會彈性。
那些沒有受害者的所謂“違法行為”,可能只是轉型期中國必須容納的生活褶皺。畢竟,用手術刀切除所有皮膚紋路的結果,不是完美無瑕,而是血肉模糊。
記者,不能婊里婊氣的。先做個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