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就“全國聯動幫3·15新聞行動”中發現的兩個案例進行報道:
案例1:廣東市民沙沙的母親在2023年初被一名自稱“米拉”的老師通過電話和微信誘導,花費約5000元購買了所謂的“短視頻變現”網課。這位老師以“教你做抖音帶貨”“短視頻變現”為幌子,使用統一的話術和甜言蜜語哄騙老人支付學費,甚至建議老人通過借貸來支付費用。然而,課程內容空洞,主要圍繞“剪輯視頻”和“賬號打標簽”兩個主題,母親聽完后無法總結出任何實質性內容。盡管沙沙多次嘗試與母親溝通,但母親始終不愿承認被騙,認為是自己學習不夠,而非課程問題。
案例2:琳琳的母親退休后花費3999元在網上購買了“風水課”,課程內容涉及直播和推銷其他產品。琳琳發現母親不僅購買了昂貴的課程,還在課程中被推銷其他產品。她懷疑課程機構不正規,因為營銷方式過于注重金錢而非教學質量,但母親堅持上課,琳琳嘗試舉報未果。記者調查發現,該課程機構名為“景易軒教育”,成立于2024年,經營范圍包括教育咨詢和文化交流活動,但其營銷方式和課程內容引發了質疑。
從健康產業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盡管當前健康產業面臨諸多挑戰,如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信任度不足、監管政策趨嚴等,但依然可以從以下幾個客觀、積極的角度出發,找到行業發展的機遇和方向:
1. 老年人市場需求巨大,潛力待挖掘
積極觀點: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盡管當前市場上存在一些不良機構利用老年人的“知識焦慮”和“情感寄托”進行營銷,但這恰恰說明老年人對健康、養生、自我提升等方面有強烈的需求。健康產業從業者可以通過提供真正有價值、科學可信的健康課程、養生服務和產品,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建立長期信任關系。
2. 知識付費與健康教育的結合是趨勢
積極觀點:老年人愿意為知識付費,尤其是與健康、養生相關的內容,這為健康產業提供了新的商業模式。盡管當前市場上存在一些內容空洞的課程,但這也反映出老年人對健康知識的渴求。從業者可以通過提供高質量、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內容,幫助老年人提升健康素養,同時樹立品牌的專業形象。
3. 情感陪伴與健康服務的結合是突破口
積極觀點:老年人不僅需要健康產品和服務,更需要情感陪伴和心理支持。許多老年人購買課程或產品的動機并非完全出于對內容的需求,而是為了獲得關注和歸屬感。健康產業從業者可以通過提供情感陪伴式服務,如健康顧問定期回訪、社群互動、線下活動等,增強用戶的黏性和滿意度。
4. 科技賦能健康產業,提升服務效率
積極觀點:隨著科技的發展,健康產業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例如,利用大數據分析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通過人工智能提供個性化健康建議,或者通過遠程醫療技術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務。這些技術手段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能提高服務的精準度和用戶體驗。
5. 政策支持與社會責任并重
積極觀點:國家對健康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從業者可以通過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參與公益項目,樹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贏得公眾信任。例如,開展免費健康講座、社區義診等活動,既能提升品牌形象,又能為社會創造價值。
6. 家庭與社會的協同作用
積極觀點:老年人陷入“學習陷阱”或購買低質健康產品,往往與家庭溝通不足、社會支持不夠有關。健康產業從業者可以通過與家庭、社區合作,構建更包容的健康服務體系。例如,為子女提供健康管理工具,幫助他們更好地關注父母的健康狀況,或者與社區合作,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提供持續的健康管理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