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南航給買機票的旅客吃了一顆“定心丸”。
今天,公司發布了一份《關于維護旅客權益的特別公告》,劃重點主要有三點:
1,如果消費者在第三方購票渠道買了南航機票后,發現“機票價格與行程單不一致”、“多收退改手續費”、“對免費特殊服務加收費用”的情況,可以向南航反饋,南航會先行墊付旅客相應的差價損失,并按照協議約定對涉事單位采取追責措施。
2,旅客可以通過南航APP和小程序來驗證行程和票價,南航給出了詳細的驗票和投訴方式。
3,南航公布了公司授權合作的所有機票代理人名單,旅客購買機票時可以擦亮眼睛。
南航此舉的導火索,或與公司去年10月發布的一則“關于南航官網購票信息安全的說明”有關。
當時,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在旅客不知情的情況下,第三方違規利用旅客信息在其官方渠道注冊會員并購買機票以賺取差價,針對第三方這一行為,南航將采取監管處罰措施,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這里指的“第三方”,大概率是某些違規票代,這些代理的違規行為其實還包括在OTA平臺上銷售“積分票”,超出航司標準多收退改手續費,以及南航提到的“對免費特殊服務加收費用”等。
這樣的情況已經存在多年,其根源何在?可以看航旅圈此前推送的文章:“積分票”倒賣難根治背后: OTA平臺與黑產的艱難博弈
按理說,大多數違規代理的違規行為,基本是作為機票供應商在眾多OTA平臺上完成的,但平臺卻表示對于出票量巨大的機票供應商,只能采用抽查的方式進行監管,也就給了一些鋌而走險的票代可乘之機。
這一次南航的公告,可以說是做了平臺應該做的事情,并且通過花費更多人力物力,給消費者維護自己的購票權益提供了又一個監管,投訴和獲得補償的渠道。而這,應該是監管部門,OTA 平臺和更多航司共同要做的事情。
而大量違規票代的屢禁不止,也讓還在艱難求生的正規票代面臨“劣幣驅良幣”的艱難。
機票代理原本是個規模巨大的行業,但在2016年后,他們的命運出現巨大改變,詳情戳:票代新政一周年|5000億機票銷售江湖的生死變局
如今,還能夠繼續存活,并正規經營的機票代理,大多是直接掌握著穩定的客源,尤其是政府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公務客源。而他們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又是航司自身無法取代的,尤其是在航變集中需要保障的時候。
目前,這批對旅客有“觸達能力和實際影響力”的代理人,艱難求生的途徑主要還是依靠保險等附加服務收入,而并非航司的代理費。
有機票代理對航旅圈反饋,現在已經不太關心航司的代理費標準到底是多少,因為如果按照2016年后出臺的定額代理費標準計算,完全依靠代理費賣機票,就已經根本無法覆蓋成本,而現在有的航線根本就不給代理費,有的航司還把銷售出去的全價艙位的代理費也“腰斬”,有的航線的“微薄”代理費率(代理費/票價),還不如刷卡手續費高。
另據航旅圈了解,如今部分航司還以確保航司資金安全為由,向合作代理收取越來越多的“保證金”,進一步增加了代理的經營壓力。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文末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