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瑜
要說玩梗哪家強,那臺媒絕對能排上號。近期臺媒鬧了一個大笑話,一張“中國海軍055萬噸大驅銹跡斑斑”的照片直接被發(fā)到了網(wǎng)上,這件事確實挺新鮮的,看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哪里是055大驅,明明是美軍的“伯克”級,別說軍迷了,普通網(wǎng)友都能一眼看出來,為了抹黑真的是什么招都用上了。
其實055和“伯克”級很好區(qū)分,就算不談桅桿,雷達總能看出來區(qū)別吧?052D也好,055也罷,中國海軍的盾艦都是清一色的“正方形雷達”,而美軍“伯克”級的雷達明顯是“六邊形”,就算臺媒說不出來樂雷達型號,幾邊形也分不出來,就這樣都能認錯?
更別說放大一下圖片就能發(fā)現(xiàn),這艘軍艦的舷號是55,這個舷號明顯不是055大驅的,目前中國海軍一共就只有8艘055,舷號從101到108,但凡臺媒能勤快一點,55這兩個數(shù)字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第二個錯誤。實際上,如果追溯一下這艘“伯克”級就能發(fā)現(xiàn),這張照片來自2020年,當時這艘DDG-55“斯托特”號正在返回軍港,就被拍下來了。
真不知道這家臺媒招的都是什么編輯人員,就算真的想抹黑055,好歹也用心修改一下,這種新聞發(fā)出來不僅毫無意義,而且還得被嘲諷,臺媒到底圖什么?
更別說這早就不是臺媒第一次這么干了,此前臺媒就抹黑山東艦甲板質(zhì)量差,原因竟然是甲板被艦載機熏黑了,結果那次又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實際上,2008年中國就已經(jīng)開始研制特種鋼(或者叫“航母甲板鋼”),2009年就完成了研制并且用到了“遼寧艦”,為了制造首艘國產(chǎn)航母,2011年又繼續(xù)研制,最終研制出了性能不輸美國“福特級”使用的JHSLA-115型特種鋼,強度達到了690Mpa。
毋庸置疑,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能獨立研制航母甲板鋼的國家,就連英國和法國都研制不出來,只能從美國那里購買。
結果在臺媒嘴里,只要航母甲板被熏黑了就是質(zhì)量不好,可問題是即便是美俄都不可能避免,艦載機在起飛之前,尾焰溫度過高,熏黑甲板很常見,只要定期維護就是正常維護,臺媒就盯著“掉漆”了,這哪里是“掉漆”,完全是兩碼事。
他們還說雖然解放軍有200萬部隊,還裝備了大量的戰(zhàn)斗機和軍艦,但恐怕還是打不過日本,原因就是日本在1894年的海戰(zhàn)中打贏了,所以現(xiàn)在也還能打贏。
很明顯,這些事都反映了臺島某些群體對軍事知識的匱乏,甚至連基本的軍事常識都不知道,而在這些群體的引導下,有些民眾就容易被誤導,這樣不僅會影響臺島內(nèi)部的輿論,也會為未來的局勢變化留下隱患。
尤其是這次把美軍的“伯克”級當作中國海軍的055大驅,簡直就是離譜,真的是把網(wǎng)友當成傻子了,這種不負責任的報道是怎么審核的?難道這家媒體連一個軍迷都沒有?不過呢,其實從反面來看,這也恰恰說明了055大驅對臺媒的心靈震撼。
作為21世紀中國海軍新建造的萬噸驅逐艦,055大驅的意義絕不只是排水量超過1萬噸,也不只是擁有112個垂發(fā)單元,而是把綜合性能提升到了很高的水平,讓一艘軍艦就同時集中了強大的反艦、反潛、反導、防空和電子戰(zhàn)等等能力。
不論是美軍的“伯克”級驅逐艦還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都做不到,比如很少有人注意一點,這種大型軍艦想要同時集中這些作戰(zhàn)能力,就必須裝備強大的電力系統(tǒng),而這也是即便美軍有兩款萬噸驅逐艦也無法超越055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伯克”級在很多情況下只能開啟兩部雷達,大大限制了作戰(zhàn)能力。
用“伯克”級來冒充055大驅,確實有可能騙到一部分人,而且臺媒還說這艘舷號“55”的“055大驅”就是剛從澳大利亞回來的“遵義艦”,看到這消息之后,立刻就明白了臺媒的用意,大概率就是想炒一波流量。
畢竟“遵義艦”前往澳大利亞這件事早就成為流量焦點了,不只是大陸和臺島,就連國外網(wǎng)友也是紛紛關注,按照時間來看,3月9日前后“遵義艦”就已經(jīng)抵達了新加坡附近,現(xiàn)在理論上確實有可能已經(jīng)抵達南海,而臺媒突然在這個時候放出這么一個新聞,“中國海軍的055遵義艦銹跡斑斑”,流量肯定低不了,臺媒確實把網(wǎng)絡玩得相當六。
不過呢,就算臺媒算盤打得再好,終有一天會反噬,不可能全世界所有人都分不清“伯克”級和055大驅,更不可能所有人都只相信臺媒的話,這才是關鍵。
更別說能讓他們繼續(xù)抹黑中國海軍的機會已經(jīng)不多了,只要解放軍出現(xiàn)一款新型裝備,基本上都得被他們黑一遍,以前是國產(chǎn)航母,現(xiàn)在又是055大驅,其實這也反映出海軍裝備確實正在飛速發(fā)展,那接下來他們又會黑什么呢?
歸根結底,隨著中國海軍的不斷發(fā)展,055大驅在國際舞臺上的露臉次數(shù)會越來越多,也會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而臺媒如果還是“舊習不改”,接下來就會丟更多的臉。
對此,你怎么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關注、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