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報道,3月12日,歐洲議會通過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呼吁將歐洲防務準備行動提升至“接近戰時水平”,同時要求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
該決議將俄羅斯定義為“對歐盟最重大的直接和間接威脅”,并指出美國在烏克蘭沖突政策上的急劇轉變加劇了歐盟的安全擔憂,敦促歐盟國家、國際伙伴和北約成員國,解除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系統,打擊俄羅斯領土上軍事目標的所有限制。
這一決議的出臺,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關注,也促使人們認清歐盟不愿意?;鸬囊庠浮5菤W洲真要走向長期與俄羅斯軍事對抗的道路嗎?歐洲的軍事力量能與俄羅斯相比嗎?
從軍事力量對比來看,歐洲各國武裝力量總和與俄羅斯相比各有優劣。俄羅斯擁有龐大的軍事編制,現役部隊人數眾多,如陸軍規??捎^,這為其在戰場上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基礎。
在裝備方面,俄羅斯的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重型武器數量龐大,像T-90等主戰坦克性能優良,且具備較強的生產和維護能力,能夠在戰爭狀態下迅速補充裝備損耗。在空軍領域,俄羅斯擁有種類齊全的戰斗機、轟炸機和運輸機,其先進的蘇霍伊系列戰斗機,如蘇-35、蘇-57等,在空戰性能上處于世界前列,并且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如S-400、S-500等,構建起了嚴密的防空網絡,具備很強的區域防空能力。海軍方面,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潛艇部隊,“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等戰略核潛艇具備強大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在遠洋作戰和戰略威懾上發揮著關鍵作用。
反觀歐洲各國,雖然單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各有亮點,如英國的海軍曾經稱霸海洋,如今仍擁有“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等先進裝備;法國在軍事技術研發上有諸多成果,“勒克萊爾”主戰坦克、“陣風”戰斗機等裝備性能先進,且擁有獨立的核力量。然而,歐洲各國軍事力量分散,難以形成統一且高效的作戰體系。
在人員規模上,各國現役軍人數量總和雖不少,但缺乏統一指揮和協調機制。在裝備方面,盡管部分國家裝備先進,但整體裝備的兼容性和協同作戰能力有待提高,例如不同國家的防空系統、通信系統之間存在差異,在聯合行動中可能出現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而且,歐洲一些國家近年來國防預算有所削減,導致軍事研發和裝備更新換代速度放緩。
歐洲議會通過這一決議,背后有著復雜的戰略考量。一方面,俄烏沖突持續,歐洲感受到了來自俄羅斯的安全壓力。將俄羅斯視為重大威脅,旨在通過提升備戰水平,增強自身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俄羅斯的一種戰略威懾。另一方面,美國在烏克蘭沖突政策上的轉變,使歐洲意識到不能過度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需要加強自身防務建設。歐洲議會呼吁解除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打擊俄羅斯領土軍事目標的限制,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俄烏沖突的緊張局勢,也讓歐洲自身面臨更大的卷入沖突風險。
歐洲將防務準備行動提升至“接近戰時水平”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資金問題,提升備戰水平意味著要增加國防預算,加大軍事裝備采購、人員培訓和軍事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然而,歐洲部分國家經濟發展面臨困境,如希臘、意大利等國存在債務危機,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其次,歐洲各國在軍事戰略和外交政策上存在分歧,一些國家與俄羅斯保持著較為密切的經濟聯系,不愿意過度刺激俄羅斯,而另一些國家則持強硬態度,這種分歧不利于形成統一的軍事行動方案。再者,提升備戰水平可能引發俄羅斯的強烈反應,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甚至可能引發軍事對抗升級,這對于歐洲的安全和穩定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