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4 日,廣東 315 晚會再度聚焦四大民生領域消費陷阱。通過暗訪調查,晚會揭露了汽車養護、新能源回收、美妝電商、老年保健等行業觸目驚心的造假鏈條,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案例讓消費者脊背發涼。這場晚會不僅是維權的號角,更是對整個消費市場的深刻警示。
一、汽車心臟里的“毒藥”:假機油的致命隱患?
發動機被稱為汽車的“心臟”,而假機油正悄然成為這顆心臟的“毒藥”。根據晚會調查,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仿冒大牌機油,例如“嘉實多極護”“美孚1號”等高端產品。這些假貨通過偽造防偽碼、仿制包裝等手段迷惑消費者,甚至利用黑客技術篡改品牌防偽數據庫,讓掃碼驗真淪為一場騙局。
然而,看似“以假亂真”的背后,卻是性能的全面崩塌——低溫動力黏度不達標導致冷啟動潤滑失效,泡沫傾向性超標引發散熱失靈,運動黏度異常加劇油路堵塞。長期使用這類假機油,輕則導致發動機積碳、動力下降,重則直接引發“拉缸”甚至報廢。
二、動力電池報廢后的隱秘產業鏈:翻新電池成“定時炸彈”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動力電池報廢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而一條危險的灰色產業鏈正在暗中擴張。調查顯示,大量廢舊動力電池被無資質的小作坊低價回收后,通過暴力拆解、粗糙重組的方式“改頭換面”,偽裝成新電池流入市場。
這些翻新產品打著“高容量”“長續航”的旗號,實則電芯老化、工藝粗劣,使用時極易引發短路、起火甚至爆炸。一些電動自行車維修店為牟利,將這類電池以低價賣給消費者,而受害者往往在電池續航驟減或突發事故后,才驚覺自己買到了“定時炸彈”。
三、“種草”變“踩雷”:小紅書低價美妝背后的假貨黑產鏈?
“保稅倉直發”“香港代購正品”……社交平臺上,低價美妝的“種草帖”吸引無數消費者下單,然而光鮮宣傳的背后,卻是一條成熟的假貨產銷鏈條。晚會曝光,小紅書部分店鋪以 “臨期特價” 為幌子,銷售高仿大牌化妝品。一瓶專柜價 1200 元的海藍之謎精粹水,在平臺僅售 88 元,實為回收空瓶灌裝假冒液體,通過紅外光譜儀測試,液體成分的相似度可以達到97%,包裝是真瓶子,液體成分也接近,消費者極難發覺。
更夸張的是,部分商家與快遞公司勾結,偽造 “保稅倉發貨” 物流信息,消費者掃碼顯示 “正品溯源”,實則為虛假系統。數據顯示,平臺相關投訴超 3000 件,維權成功率不足 1%。業內人士提醒,低于市場價 3 折的大牌美妝,90% 為假貨。
更令人擔憂的是,假貨商家已形成“產供銷”閉環。從仿制包裝、灌裝劣質原料,到通過社交平臺引流、偽造“買家秀”刷單,再到利用跨境物流“洗白”假貨身份,整個鏈條分工明確、隱蔽性強。消費者若想避坑,需在購買前核查商家資質、通過品牌官網驗證批號,并警惕遠低于市場價的“漏洞價”產品。
四、保健品推銷套路深:溫情陷阱專坑老年人
保健品市場的假貨與虛假宣傳問題屢禁不止,而老年人群體成為主要受害者。記者臥底調查發現,部分不法商家以“健康講座”“免費體檢”"送雞蛋“為幌子,通過夸大病情、偽造檢測報告等手段制造恐慌,再以“親情牌”和“限時優惠”誘導老年人購買高價保健品。
這些產品往往披著“納米技術”“量子醫學”等偽科學外衣,實際成分不過是普通食品,甚至非法添加藥物成分。有老人為購買“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耗盡積蓄,最終卻發現毫無療效,甚至因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老井說——
廣東 315 晚會的曝光只是開端,打擊假貨需要社會共治。唯有消費者擦亮雙眼、企業誠信經營、監管部門鐵腕執法,才能讓 “假貨無處遁形,消費更加安心”。這個 315,你準備好了嗎?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市井見聞,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