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響‘茶品牌’,升級改造10萬畝羌茶園,確保茶葉綜合產值突破10億元,力爭苔子茶復合栽培系統正式進入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在10萬畝苔子茶吐露新芽之際,北川迎來春茶生長的關鍵時期。為保障春茶產量與質量,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北川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茶樹“把脈問診”,提供專業指導。
北川農業農村局聯合綿陽師范學院,組織農技專家深入苔子茶核心種植區,通過專家課程教學指導與現場示范等方式,為茶農們提供直接的幫助。專家們仔細查看茶樹的生長態勢,針對病蟲害防治、茶園管理、茶葉加工等方面進行指導,幫助茶農解決實際問題,提升茶葉品質。
“這次培訓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種植技術,對我們農戶的幫助很大。”曲山鎮茶農陳明芳說,“以前我們都是盲目施肥、防蟲,現在知道了要根據茶樹的生長情況科學管理,這樣才能提高茶葉品質,增加收入。”
北川苔子茶是北川特有茶樹種質資源,也是野生茶樹在北川特定的環境長期生長、進化形成的一個特有品種,以群生方式分布在海拔800米—1800米的高山峽谷之間。為適應晝夜溫差大、云霧多、直射日照短等自然環境,形成了耐寒、芽壯、葉厚、氨基酸含量高等特征,是制作綠茶的優良品種。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產業升級迫在眉睫。此次培訓,專家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先進的種植技術,更是對產業長遠發展的前瞻性思考。
據了解,今年全縣苔子茶種植面積預計達到10萬畝,產量可達1900噸,綜合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在農技專家的助力下,茶農們正以科學的管理方式,為春茶的豐收積極準備。
北川苔子茶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倩表示:“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苔子茶產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產業升級,打響北川苔子茶品牌,讓茶農的錢包更鼓,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來源:北川發布
記者:楊舾然
編輯:曹天玥
校對:王姝潼
審核:王洪 曹周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