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起,“中國(中西部)問題車展”已經連續舉辦了10屆,迄今為止已經為六千多位消費者討回了公道,累計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中西部問題車展”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業內有言:問題車展,“東有杭州,西有西安”。本屆中西部問題車展,我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今年都有哪些汽車方面的問題將登上央視3·15晚會。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電池安全與續航虛標問題成為投訴熱點。2024年,保時捷因高壓動力電池模組短路隱患兩次召回Taycan(參數丨圖片)系列電動汽車,涉及車輛近1.8萬輛,凸顯了電池技術不成熟帶來的安全風險。此外,續航虛標現象十分普遍,例如埃安AION Y官方宣稱續航610公里,但車主實際使用中僅能跑到280公里。這種夸大宣傳不僅誤導消費者,還削弱了市場對其新能源技術的信任度。
車質網、凱睿賽馳咨詢聯合發布《2024年中國汽車產品質量表現研究(AQR)》的最新結果顯示。剩余電量/剩余續航里程顯示不準、因車輛原因無法充電是消費者反饋的較為集中的問題。有超一半用戶反映,續航里程顯示不準發生在車輛正常時,且在新車購入時問題就存在。另外,隨著電量的降低,該問題出現更加頻繁,同時還有24%的車主反饋滿電一直就有該問題出現。因車輛原因無法充電問題首次發生多在購車1個月內或行駛10000公里階段。
智能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過度宣傳形成鮮明對比。特斯拉曾將L2級輔助駕駛系統命名為“完全自動駕駛”(FSD),導致消費者誤用并引發事故,最終被迫更名為“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類似問題在其他品牌中同樣存在,例如部分車企的智駕系統無法準確識別障礙物或誤判交通信號,導致車輛失控。技術的不成熟與過度營銷的結合,不僅威脅用戶安全,還引發法律糾紛,損害品牌聲譽。消費者普遍反映,車企在宣傳中模糊了“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界限,而實際使用中系統穩定性遠未達到承諾水平。
除此之外,服務問題所占的比重有顯著提升,除“新舊款迭代糾紛”外,“價格變動”問題也頻繁現身汽車投訴榜單。有阿維塔車主表示:本人于2025年2月12日購入阿維塔07Max純電車型,結果,2025年2月18日,阿維塔推出07Pro+車型,為了迎合PRO+車型的上市,MAX版車型明里暗里優惠近2萬元+贈送權益近3萬元(綜合降幅超3萬元),我卻沒有得到任何補償。
一位蓮花汽車車主投訴:同配置車型半年內差價達30萬元,二手車殘值從六七十萬暴跌至四五十萬,品牌方卻未提供任何補償方案。部分車主反饋購買新車后不久,廠家在未提前告知的情況下,對現款車型進行降價或推出價格更低的新款車型,認為自身的知情權遭到了侵犯,平白無故蒙受了經濟損失。
燃油車方面,變速箱故障仍是投訴的重災區。長安汽車更是以“霸榜”姿態成為變速箱投訴的絕對主角。在汽車門網發布的2024年車型變速箱投訴指數排行中,長安UNI-T、UNI-K智電iDD、歐尚Z6、CS55 PLUS、歐尚X7 PLUS、逸達等六款車型赫然在列,占比超50%。問題集中于變速箱頓挫、漏油,甚至偶發“倒擋失靈”等致命缺陷。
有長安車主投訴稱,“車子經常變速箱頓挫,鑰匙失靈鎖不上車!車子出現異常,還有車機360不顯示,而且卡頓,而且一直都沒升級過,非常影響使用且不安全?!备钊藫鷳n的是,長安旗下車型的投訴指數普遍呈現“低里程故障”特征——如CS55 PLUS車主稱新車僅行駛兩個月便出現“剎停時車身晃動”,維修后問題依舊反復。
主編點評
部分車企為搶占市場份額,盲目追求新技術落地或成本壓縮,忽視產品可靠性與用戶體驗。從續航虛標到價格背刺、從變速箱故障到電池安全、從售后服務亂象到智能駕駛過度宣傳,以上的種種問題便是2024年汽車投訴的主旋律。接下來我們就靜等今天晚上的央視3·15晚會,看看都有哪些問題將會成為今年3·15晚會的焦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