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是一家醫藥銷售公司的會計主管,今年36歲,工作雖然比較忙但也很順利。
不過近段時間來,她發現自己總是忘東忘西的,從家里出門忘帶鑰匙,開會忘了拿財務報表,和同事聚完餐出來找不到車等等。
同事和家人都發現了她的不對勁,便勸她盡快去檢查下,檢查結果發現她患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病。
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這不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嗎?家人怎么都想不通。
醫生解釋該疾病可能與她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等原因有關。如今阿爾茨海默病不斷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年輕人也要提高警惕!
一、研究發現:阿爾茲海默病正在悄悄年輕化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精神行為異常、性格改變等癥狀,是一種常見的癡呆癥。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有1507萬例癡呆患者,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有983萬人。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洞察報告》通過對1000多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有21.3%的患者年齡低于60歲就出現了首次發病。而低于60歲的患者中,有2.5%的患者發病時還未滿40歲,可見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不斷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科普作者施南平介紹:通過影像檢查、神經心理檢查、危險因評估、生物標志物檢測等方法能篩查阿爾茨海默病,以實現盡早診斷、及時干預,從而延緩和防控阿爾茨海默病。
二、身體這 10 個信號,越早發現越好!
在疾病早期進行干預,能暫停疾病的進展,一旦發展到中晚期,患者可能難以自理,治療效果變差,對家庭和患者本人都可能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當前在前期可通過PET、腦脊液、血液學等方法來診斷阿爾茨海默病,這種疾病確診后并沒有可治愈的藥物,不過近幾年研發出一些新藥可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
阿爾茨海默病來臨后,患者可能會有下面這些癥狀,一旦出現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診排查!
1、顧前忘后,剛做過的事情轉頭就忘了。
2、隨手亂放東西。
3、主動性下降,執行力降低,人變得懶惰。
4、經常忘事,重復問同一個問題。
5、沒有方向感和時間觀念,出門總迷路。
6、性格大變,總是猜忌別人、疑神疑鬼。
7、判斷力降低,很容易被騙。
8、學習能力下降,記不住簡單的詞。
9、抽象思維能力喪失,忘記自己設置好的密碼。
10、脾氣和行為大變。
以上這些癥狀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所致,一旦出現要提高警惕,及時去排查,同時平常要避免一些傷腦習慣。
三、50歲后,4個傷害大腦的壞習慣盡量改掉
上了年紀后腦子不好使多與大腦的衰老有關,平常要改掉下面幾個傷腦的壞習慣!
1、經常熬夜
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示:人體在熟睡時大腦會清除毒素,而經常熬夜晚睡,大腦皮層負擔過重,大腦堆積的毒素更多,會加速大腦的衰老。
2、飲食太咸
飲食上過于重口味,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影響大腦血液供氧,不利于腦血管的擴張,會加速大腦衰老。
3、吸煙喝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大腦,經常吸煙會刺激腦血管收縮,導致腦部供血供氧受到影響,增加癡呆風險。經常喝酒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不利于大腦皮層健康,還可能會加速大腦老化。
4、不愛用腦
經常不用腦,大腦皮層不活躍,也會出現功能退化,加速大腦的衰老。
延展——癌癥和阿爾茨海默癥有什么關系?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涉及超960萬人的22項研究薈萃分析發現,癌癥的診斷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下降11%有關。
此外,發表在《大腦》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785名志愿者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跟蹤研究發現,癌癥患者大腦中阿爾茨海默病標志物很少,她們出現神經退行性癥狀的可能性較低。
這些研究都證明,患癌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會降低,而患阿爾茨海默病后患癌風險也會降低,兩者呈現負相關性。
阿爾茨海默病即人們常說的老年癡呆癥,一般多發生于老年人當中,但近幾年不斷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如果出現上述一些癥狀,要警惕阿爾茨海默病作祟,最好及時排查就診,平常要盡量避免一些傷腦行為。
參考資料:
[1]《最新研究:老年癡呆癥正在悄悄年輕化》.科普中國.2023年11月16日
[2]《可能是“老年癡呆”的 10 大征兆,越早發現越好!》.科普中國.2024年9月17日
[3]《癌癥和阿爾茨海默癥有什么關系?》.癌度.2022年5月30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