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每個家庭永恒的話題,隨著減負政策的不斷優化,年輕家長們逐漸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想把孩子的教育全都交給學校是不現實的,一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家長對其投入的時間和成績的體現有著無法忽視的關系。
從小學的輔導家庭作業到初高中的陪讀,家長對教育的每一分付出,在孩子的成績單上都能看得見回報,雖然小學期間輔導家庭作業只是基礎教育的第一步,但卻著實難住了不少家長。
一位年輕家長的遭遇就足以說明問題,這名90后家長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基本上讓小兩口操過心,民辦幼兒園雖然費用高昂但也稱得上是一分錢一分貨,不過到了小學,這種省心省力的日子就成過去式了,家長下班后不得不投入大量時間陪伴孩子寫作業。
作業要求“數一萬顆豆子”,全家熬到后半夜,卻被老師批評不用心
以往的作業還比較簡單,不是陪著孩子做簡單的加減法,就是看著孩子寫語文小楷,可這天的作業卻很奇怪,孩子回家跟家長說:老師讓我們數一萬顆豆子,家長聽后也是愣在了原地,這真的是數學作業嗎?
如果讓孩子一個人一顆一顆豆子去數,估計數到天亮都未必數的完,無奈家長只能叫來孩子的爺爺奶奶,全家人一起數豆子,為了數這一萬顆豆子,全家人硬是熬到了后半夜,第二天把一萬顆豆子裝進塑料袋給孩子帶到學校去了。
本以為全家人的付出能讓孩子在學校得到老師的表揚,可沒想到自己兒子是唯一一個帶著一大袋豆子去上學的人,當數學老師第二天上課檢查作業的時候,自己兒子更是被老師當眾批評不認真。
家長在接孩子放學時,看到悶悶不樂的兒子,詢問之后才知道發生了什么,家長很窩火,一家人忙活了大半夜,怎么還被老師批評不用心呢?如果不用心也不會花這么長時間去數豆子,于是家長打電話質問老師,可得到的回答卻讓家長再次愣住了。
原來老師留的課堂作業,是一道思考題,問同學們如何查出一萬顆豆子,而老師批評自己兒子不用心,也不是因為他們數豆子的問題,而是批評兒子上課聽講不用心。
小學題目難點主要分為兩種,家長們輔導作業不可掉以輕心
老師之所以留這道隨堂思考題,是在講述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后,希望同學們能把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也就是說這道題的意義在于鼓勵同學們思考,而不是真的去一顆一顆地數豆子。用一個豆子的重量去推算一萬顆豆子大致的重量才是老師想要的答案。
小學階段的知識雖然不難,可事實證明很多家長都被小學題目難倒過,不只是數一萬顆豆子這種隨堂思考的作業,就連習題冊上的測試題也有家長栽過跟頭。
最典型的兩道題當屬9+9÷3=12,家長認為這是一道最簡單的運算,卻沒有注意到題目要求的是“9加9除3”,而并非“9加9除以3”,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答案卻是截然不同的。
類似的題目還有這道,題目問的是小提琴的售價,而家長則想當然的認為根據已知條件算出來的結果就是正確答案,可仔細一看才知道,已知條件給的是進價,售價怎么可能跟進價一樣呢?
小學階段有兩類題目難度比較大,一類題目是腦筋急轉彎一類的題目,還有一類題目則是故意給學生“挖陷阱”的易錯題,前者是為了活躍學生的思維,而后者則是為了幫助學生養成做題認真的好習慣,無論是哪種題目,存在都是有意義的,而家長們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也不能“輕敵”,否則做錯小學題目可不僅是丟分那么簡單,也會損害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