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之花綻粵北 信息技術賦新能
3月4日至6日,“走進粵東西北(韶關)教研幫扶活動”高中信息技術專場在仁化縣仁化中學舉辦。本次活動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集體備課、課例展示、專題講座及交流研討等形式,為粵北地區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專家匯聚,共謀教研新篇章
3月4日下午,來自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東莞市東莞中學、韶關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仁化縣教師發展中心以及韶關市教學一線的多位專家和信息技術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高級教師譚珊珊老師與廣東北江中學的李夢圓老師分別闡述單元接力課《程序設計:高考選科“最優解”》的第一二課時設計思路。他們以“廣東高考選科”決策作為情景引入,通過觀看微課,引導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究,在知識邏輯中滲透計算思維與數字化創新能力培養。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東莞中學信息技術正高級教師唐章輝等專家現場指導備課活動,與會人員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幫助上課教師優化教學設計,確保課堂教學高質高效。
教學盛宴,點燃師生求知欲
3月5日上午,單元接力課課例展示精彩紛呈。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的譚珊珊老師和廣東北江中學的李夢圓老師為我們帶來了莞韶集備的單元接力課——《程序設計:高考選科“最優解”》第一二課時。作為該單元的第一課時,譚珊珊老師通過情境引入、觀看微課、AI輔助拓展思維、動手實踐,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廣東高考選科決策,讓學生體驗計算機編程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編程的樂趣和成就感。
隨后,廣東北江中學的李夢圓老師接力授課該單元的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編寫程序,計算高考選科的成績排名,學會運用順序結構描述問題求解過程,領悟和體驗“做中學、學中創、創中樂”的學習策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兩位教師均善用問題引導,以深厚的專業素養和親和力讓在場同學們專注課堂,沉浸在知識內化和能力提升中。
專題講座,指明教研新思路
3月5日下午,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東莞中學信息技術正高級教師唐章輝作專題講座《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的。講座中,唐章輝老師直擊信息技術教育核心議題,從項目學習與課時不足、新技術高速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到教師專業成長,全面剖析了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挑戰,提出應對策略并展示了大單元教學設計、微項目教學設計等案例。提出的應對策略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意義,深受在場教師好評。同時,唐章輝老師就與會老師提出的教學困惑進行細致答疑。
研討交流,展望未來新希望
3月6日上午的專題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圍繞項目學習、大單元教學、教學評一體化實施、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入研討。研討中,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東莞中學信息技術正高級教師唐章輝和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的譚珊珊老師對在座老師們提出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
此次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走進粵東西北(韶關)教研幫扶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活動以課促研、以研促教,為韶關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搭建了專業提升的優質平臺,不僅是粵東西北教育協作的生動實踐,更彰顯了信息技術學科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價值。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