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三年時間里,車臣對俄聯邦高層的決議幾乎是“言聽計從”,展現出了對俄羅斯的絕對忠心。然而近日,在這場沖突初步顯露出結束跡象的背景下,車臣這邊卻突然對俄方高層的一個決議,提出了不滿。
(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
日前,車臣共和國國家政策、新聞和信息部長艾哈邁德就表示,當下Telegram通訊程序在車臣已經被禁止使用了,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合理且不理性的。
其表示,車臣可以說是俄羅斯最安全的地區之一,所以不應該限制即時通訊工具的運行,就算有了問題,也應該是制定策略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禁用。
隨后,其還直接向做出決定的俄方高層發出了三連問:
“如果這不是偏見的話,選擇車臣共和國的理由是什么呢?”
“車臣共和國的情況與俄羅斯其他地區有何不同?”
“車臣地區是否存在全國其他地區不存在的信息風險?”
對于車臣方面的這番喊話,俄方也給出回應,稱這一決定是聯邦層面出于安全原因做出的,因為這個通信軟件經常被敵人用來破壞國家的穩定。
(Telegram在車臣被禁用)
站在俄羅斯聯邦的立場來看,其禁止車臣使用這個軟件,主要有三個動因。
首先就是其所說的國家安全。Telegram因其端到端加密功能,長期被俄羅斯政府視為是“不可控的通信工具”。再加上車臣地區歷史上存在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勢力,俄聯邦就擔憂Telegram可能被用于策劃恐怖活動或傳播極端思想等。所以禁止其使用,也算是俄羅斯整體信息安全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切斷反政府勢力的聯絡渠道。
其次,俄聯邦也是有意壓制地方的“自治化”傾向。我們也知道,俄羅斯憲法規定各聯邦主體平等,但車臣通過《聯邦條約》和戰后協議,獲得了特殊的地位,甚至成為了俄羅斯境內唯一擁有合法地方武裝的共和國。
這種“國中之國”的狀態,就使俄中央對車臣的實際控制存在隱患。通過限制Telegram,俄聯邦也是在試圖削弱車臣地方勢力獨立的信息網絡,防止其繞過中央監控形成“平行權力結構”。
最后,這也是在配合俄羅斯整體網絡的管控政策。近年來,俄羅斯通過了不少強化網絡空間控制的法律,比如說《主權互聯網法》《反極端主義法》等。Telegram在2018年時,就曾因拒絕向俄安全部門提供加密密鑰被短暫封禁,后因部分妥協恢復了服務。這次針對車臣的禁令,也可能是對地方特殊區域的“精準打擊”,測試地方對中央政策的服從度。
而這些在車臣看來,就是俄羅斯聯邦對其存在不信任感。
(車臣軍隊)
從當前的國際局勢,以及俄羅斯內部的動態來看,我們其實不難猜測,在未來幾年內,車臣的“特殊地位”,是有可能出現變化的。
俄烏沖突中,卡德羅夫派遣車臣武裝參戰,初期被宣傳為“精銳部隊”,但實際戰場表現有限,更多承擔的是“督戰隊”或社交媒體宣傳的角色。隨著戰爭長期化,俄軍主力逐漸轉向正規化、專業化作戰,而車臣武裝的象征意義大于軍事價值。所以一旦沖突結束后,其“特殊軍事地位”可能因失去利用價值而被中央收回。
在特朗普上臺后,美國新政府迅速改變策略,以不同于此前的立場介入俄烏沖突,長達三年的沖突也顯露出了即將結束的跡象。而一旦結束,俄羅斯必定會將重建中央權威作為首要任務之一。到時候,普京勢必會進一步收緊地方權力。車臣作為“高度自治”的典型,其獨立司法、地方武裝和財政依賴中央補貼的現狀,將成為中央集權的改革目標。
再加上俄烏沖突對俄羅斯經濟長期加壓,中央財政對車臣每年30億美元的巨額補貼恐將難以為繼。到時候莫斯科可能會以“全國共克時艱”為由,要求車臣壓縮自治權、裁撤冗余機構,甚至將部分經濟資源收歸中央調配。
而車臣80%的財政預算依賴莫斯科撥款,如果這種財政輸血突然中斷,車臣的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穩定將承受巨大沖擊,極有可能迅速陷入癱瘓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卡德羅夫政權將失去維持其統治所需的物質基礎,權力的根基將被動搖。
(俄總統普京)
總之,車臣在俄羅斯聯邦中的特殊地位,本質上就是普京為維護高加索穩定而暫時妥協的產物。隨著俄羅斯戰后轉向“全面安全化”治理,車臣的“例外情況”,必然與中央集權的大方向沖突,所以其地位變化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這種預測成真,車臣將成為普京在全國范圍內貫徹中央集權政策的最終試驗場。而卡德羅夫家族,恐怕會成為削藩進程中最大的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