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AI學會編故事,當相親角變成“影帝訓練營”,當職稱評審變成“P圖大賽”——這屆造謠者的腦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本周這些刷屏的謠言里,藏著普通人的焦慮、騙子的套路,更藏著我們對真相的渴望。
一、退休教授陽臺搞“核發電”?AI造謠的魔幻現實
“上海退休教授用核電池給全樓供電!”這條帶著科幻色彩的謠言,配上AI生成的“中核集團聲明”和“國家電網警告”,一度讓網友直呼“中國版鋼鐵俠”。
真相:造謠者用AI生成42秒短視頻,虛構教授身份、偽造公章文件,甚至編造“陽臺核電站輻射超標”的驚悚細節。
荒誕背后:核電池技術尚未民用化,但AI工具的低門檻讓謠言披上“高科技外衣”。有網友吐槽:“下次是不是要說我家貓會造火箭?”
二、相親角驚現“年入40萬公務員”:擺拍團伙的流量生意
成都人民公園相親角,一名男子自稱“太原正科級公務員,年入35-40萬”,視頻迅速登上熱搜。
真相:這竟是某“戀愛科技公司”的擺拍劇本!公司招募演員、編寫虛假身份,通過制造“優質男”人設引流牟利。被拘留的老板劉某溪交代:“相親焦慮最好賣,編得越離譜越有人信。”
人間真實:一位相親家長苦笑:“現在看征婚信息得像查論文——先查重,再打假。”
三、“熊孩子炸井賠天價”的羅生門:舊謠新傳的套路
四川資中縣沼氣爆炸事件中,一則“家屬賠了900萬”“追責9個部門”的謠言瘋狂傳播。
真相:孩子父親張某含淚澄清:“我們從未索要賠償,更沒起訴任何人。”造謠者盜用舊圖拼接視頻,利用春節鞭炮事故的高關注度收割流量。
家長之痛:張先生告訴記者,謠言導致孩子被同學孤立,“現在他聽到鞭炮聲就發抖”。
四、職稱評審“直升副高”?P圖黨的白日夢
“重慶本科畢業十年直接評副高!”一張蓋著“紅頭公章”的文件截圖,讓無數打工人心動。
真相:所謂文件是PS產物,背后藏著職稱代辦的灰色產業鏈。騙子以“包過”為名收取數萬元費用,已有數百人上當。
職場共鳴:一位被騙的工程師自嘲:“十年加班熬不出個中級,P圖五分鐘就能當副高,是我太老實。”
五、甘肅殺人謠言背后的直播間狂歡
“慶城新區男子連殺6人!”54歲的翟某紅在直播間眉飛色舞地講述虛構兇案,觀看量瞬間破萬。
真相:翟某為博關注,把粉絲彈幕的玩笑話加工成“惡性案件”,導致當地居民恐慌。被拘留時她后悔:“就想漲點粉賣蜂蜜…”
小鎮創傷:慶城縣超市老板王女士說:“那兩天沒人敢夜出,方便面都被搶光了。”
結語:謠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共情
當AI造謠成本低于一頓快餐,當流量成為衡量善惡的標尺,我們更需要多一份清醒:
看見焦慮:相親、職稱、育兒…謠言總在戳社會痛點;
警惕技術:AI生成的“證據”讓辟謠難度指數級上升;
守護善意:轉發前多想三秒,別讓無辜者成為謠言祭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