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將于3月23日至4月9日舉行,本屆音樂節以“春天的回響”為主題。上海音樂學院作為“上海之春”主要承辦單位之一,多年來以學術深度、藝術創新與青春活力為特色,為音樂節注入獨特氣質。本屆“上海之春”期間,上音將攜20臺23場音樂會及三項主題活動亮相,共迎這場藝術的春天、人民的盛會。
4月6日至9日,上音歌劇院與薩翁林納歌劇節聯合劇目威爾第歌劇《茶花女》將作為“上海之春”閉幕大戲在上音歌劇院隆重上演。由廖昌永擔任藝術總監、主演,皮埃爾·弗朗切斯科·馬埃斯特里尼擔任導演,薩翁林納歌劇節藝術總監維勒·馬特維耶夫(Ville Matvejeff)和指揮家張潔敏執棒上音交響樂團,上音合唱團擔任合唱,上音青年歌劇團演員與歐洲歌劇新秀共同演繹。
“上音師生與國際歌劇創演團隊強強聯手,展示了中外音樂歌劇人才培養、經典音樂演出打造等領域交流合作的成果,通過跨國經典劇目展演構筑中外藝術對話新通道,為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注入經典藝術新動能。”廖昌永表示。
春之印記——經典重構
上音歷來注重對經典作品的深度挖掘與創新演繹,展現中西音樂文化的當代表達。
歌劇《茶花女》取材于小仲馬的同名小說,是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全世界上演頻率最高、最賣座的歌劇作品之一,被譽為“世界歌劇史中最燦爛的寶石”,劇中經典唱段包括《飲酒歌》《永遠自由》等,膾炙人口、精彩絕倫。此次由上音聯合芬蘭薩翁林娜歌劇節共同制作的意大利經典歌劇《茶花女》,主創團隊皆為活躍在國際歌劇領域的中外藝術家,以世界經典歌劇作品的復排制作,鍛煉上音民族歌劇人才隊伍。近一個月來,上音師生緊鑼密鼓開展排練,青年歌劇團演員們相繼開展音樂作業、戲劇作業,并期待與外方團隊的默契合作。
春之韶華——跨界共生
本次上音承辦系列演出充分呈現“音樂+”的跨界融合態勢。
上音民族音樂系與數字媒體藝術學院攜手推出“萬物有聲·非遺新韻”音樂周,集合南音、江南絲竹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特邀各級非遺傳承人領銜指導,探索AI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用新時代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西辭東韻”上海音樂學院爵士樂團音樂會涵蓋中國當代原創爵士、古典室內樂融合爵士、中國民歌改編、華語流行音樂改編的爵士大樂隊作品等多種音樂風格,也有與人工智能結合的嶄新創作演奏形式。本場音樂會由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爵士專業師生及畢業生共同演繹,特邀民樂系嗩吶青年教師劉雯雯加盟,展示教學實踐、社會服務、原創作品與學術交流成果。
“光與敲擊——打擊樂與聲光電融合音樂會”是上音打擊樂團成立25周年之際一場突破感官界限、探索打擊樂無限可能的視聽盛宴。本場音樂會由上音教務處主任楊茹文教授擔任藝術總監,現打系青年教師宋雨晨擔任總執行,歷時一年精心打磨,終于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與觀眾見面。
春之眾樂——青春宣言
延續新老傳承、力推新人新作的音樂節宗旨,上音將繼續為新生代音樂人提供舞臺,包括“海上非遺——民族室內樂原創作品音樂會”“星夢啟航”“閃耀新星”系列音樂會,攜手上海高校和其他藝術院校師生,以青春之名,赴時代之約。
“海上非遺”民族室內樂原創作品音樂會由作曲家、上音作曲指揮系主任周湘林教授擔任藝術總監,作曲指揮系師生傾力打造,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器樂巧妙融合,開啟對民族器樂無限可能性的探索之旅。音樂會將打造成一個融合數字媒體地圖投影技術、不同語言解說以及民族室內樂的創新形式,不僅是一場對傳統藝術的致敬,更是一次讓非遺文化煥發新光彩的創新實踐。
“星夢啟航——學生樂團系列專場演出”由上海市高水平學生藝術團及聯盟傾情演繹,帶來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精品,展示上海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上海學生民族樂團及聯盟、上海學生交響樂團及聯盟、上海學生舞蹈聯盟、上海學生合唱團及聯盟將先后在上音歌劇院、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舉辦專場演出。
“閃耀新星”系列音樂會展示了來自沈陽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的優秀學生與青年教師的才華與創意。各院校學子與教師通過充滿創新與活力的演出形式,為觀眾呈現經典與現代相結合的音樂作品,融合多種音樂元素,突破傳統的藝術界限。
春之羽翼——音樂大同
“法國浪漫藝術歌曲之夜”和“德國萊比錫三重奏音樂會”是由國際知名音樂家、室內樂團帶來的經典作品音樂會,匯聚大師經典之作,展現其詩意般的音樂語言。
內蒙古藝術劇院奈熱樂隊專場音樂會將呈現蒙古族長調、短調、馬頭琴、呼麥等音樂藝術,兼容并蓄地融入現代音樂元素,開創出更廣闊的音樂意境,用音樂訴說著悠遠的民族之情。
在本屆音樂節期間,上音還將舉辦上音開放周、評論文征集評選以及上海國際提琴藝術節三項主題活動,藝術處組織藝管實務組為上音參演項目保駕護航,助推“上海之春”品牌提質增效。上音師生將亮相開閉幕式等各場次藝術舞臺,為廣大市民和樂迷奉上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的藝術盛宴,展示上音“教創演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成果,更好地服務上海城市文化建設。
供稿:藝術處
編輯:彭暢
審核:張卓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