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兵紛女聲”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作為社會的基石,其和睦與幸福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八師石河子市婦聯努力踐行習總書記關于家庭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密切聯動石河子市人民法院以家事法庭為核心陣地,通過創新機制、柔性司法、多元協作與司法延伸等多維度舉措,為萬千家庭排憂解難,用司法力量守護家庭幸福,筑牢社會穩定基石。
一、“婦聯+法院”,溫情審判續寫圓滿家庭生活
師市婦聯聯動石河子市人民法院設立的“家事法庭”,精心構建起“訴前調解+心理疏導+審判修復”的一體化工作體系。溫馨溫情的“家庭式”法庭氛圍,圓桌審判席的“和和之美”,3名女性法官的“溫情審判”,取而代之嚴肅審判環境,更加有利于緩和當事人對立情緒,修復受損情感,化解矛盾糾紛。
在案件處理流程上,家事法庭引入庭前情感評估機制,糾紛當事人與法官的面對面溝通,精準剖析夫妻感情狀況和家庭矛盾根源,為后續調解和審判提供科學依據。判后回訪幫扶則將司法關懷延續到案件結束后,法官定期回訪,了解案件執行情況和家庭關系修復進度,為困難當事人提供幫助,實現了從“一判了之”到“全程修復”跨越。自家事法庭啟用以來,眾多瀕臨破碎的家庭在這一機制的幫助下握手言和,重歸和睦。近3年來,該院離婚案件的調解和好撤訴率近20%。
二、柔性司法,細膩化解家事千千結
家事法庭”始終將柔性司法理念貫穿審判全程,充分尊重和保障當事人權益,用細膩的方式化解矛盾。針對撫養權糾紛案件,未成年人的利益是首要考量因素。如:在2024年李某與王某的撫養權糾紛案,法官運用“背對背調解 + 親子關系評估”方法,耐心傾聽雙方訴求,從孩子身心健康出發進行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輪流撫養協議,為孩子成長營造了健康穩定的教育生活環境。面對贍養糾紛,家事法庭著力修復親情關系。如:八旬老人張某因4個子女相互推諉因贍養糾紛訴至法院。辦案法官邀請社區干部、家族長輩參與“家庭會議”,講述往日共同生活和父母養育歷程,喚起親情記憶。在法庭家風教育引導和調解下,子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達成贍養協議,法庭多次回訪確保老人生活改善,讓親情在司法呵護下重煥生機。
三、多元協作,積極構建共治全新格局
以家事法庭建立為契機,不斷深化以法院主導、婦聯深度參與的聯動工作機制建設,妥善辦理涉家事、涉未成年人案件。師市婦聯與石河子市人民法院積極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構建起多元共治的家事糾紛化解網絡。2024年起推行《人身保護令》制度,強化了與街道社區、公安司法等多部門緊密協作,依法、適時、適度干預家庭暴力,將事后懲罰變為事前預防,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臨威脅的婦女兒童撐起“保護傘”。全年發出人身保護令5案5份,切實保障女性當事人人身權益不受侵犯。
四、線上線下,多元化解模式守護萬家燈火
家事審判承載著維護婚姻家庭穩定的社會治理功能。石河子市法院不斷延伸司法服務觸角,積極推進遠程線上調解模式,有效融入“家”的元素、體現“和”的文化,切實方便群眾訴訟,提高家事糾紛調解質效。一起離婚案的原、被告積怨很深,被告有意躲避,長期借口在外地,不愿面對面處理婚姻問題,致使原告2次提起訴訟都未能解決。法庭想方設法與被告取得聯系,并借助互聯網平臺,通過視頻連線了解雙方訴求,找準矛盾點,引導雙方打消顧慮,換位思考。曾經發誓老死不相往來的夫妻,最終握手言和,好聚好散,自愿離婚。近3年來,市人民法院共計受理家事類案件2500余件,其中通過多元解紛機制的有效運行,調解撤訴的案件占比達63.3%。這一機制的實施,真正實現了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五、延伸司法服務,傳遞司法人文關懷為“她”賦能
司法服務不止局限于法庭審判,積極向普法宣傳領域延伸,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是師市婦聯與市法院聯動的“共振器”。師市婦聯與市人民法院結合“三八”維權周、“憲法宣傳月”、“5.15”家庭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聯動深入學校、企業、街道社區等群眾密集的區域,通過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立法律咨詢點、知識競賽等形式組織各類法治宣傳活動,共同開展普法宣傳及維權服務,加大以案說法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婦女兒童的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近年來,開展各類普法活動累計開展數十場次,受益群眾達數千人次,提升了婦女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
下一步,師市婦聯將聯合法院系統持續深化“婦聯+法院”的工作模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力開創家事調解、反家庭暴力、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工作新局面。增強婚姻家庭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質效,以家事糾紛治理推動基層社會治理,以更專業、高效、溫情的司法服務,守護家庭幸福社會穩定。
▌本文來源:石城Wo men
編輯/徐彤彤 責編/王萌 張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