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塊沒有常住人口的大陸,南極洲的土地也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土,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南極洲只能用于和平目的,促進在南極洲的科學考察,禁止在南極進行任何軍事行動。
正因為如此,全球各國也有根據規則在南極洲建立科考站的權利,比如包括俄羅斯、阿根廷、美國、智利等等都在南極洲建有科考站,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在南極洲擁有5個科考站,但是卻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潑臟水。
中國南極科考站
根據媒體報道,中國目前計劃在南極洲建立第六個南極科考站,根據《南極條約》的要求,已經將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發送給了《南極條約》的締約方,這個科考站的設施包括一座900平方米的主樓和一個500平方米的科研中心,可容納25名研究人員及支持人員。
然而這種公開的且正常的行為卻遭到了新西蘭媒體的誤解,他們妄稱雖然《南極條約》允許各國建立科研設施,但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擔憂這些設施可能具有軍事和科研的雙重用途,并且還援引了美國國防部的報告,稱一些“雙重用途”的技術既可用于科學研究,也可用于軍事,而這類技術很可能成為中國南極戰略的一部分。
中國在南極的五大科考站
此舉就是在向中國潑臟水,意圖將中國正常的科研考察行為曲解為軍事用途,還搬出了美國國防部所謂的報告當自己的背書,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因為根據條約規定,新西蘭政府有權對中國的提案提出反饋意見,但無權阻止科考站的實施。
南極洲在1820年被發現,距今已經有205年時間,總面積達到了1390萬平方公里,在此后的數百年時間,包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挪威、阿根廷、智利等國都曾宣布對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擁有主權,但此后《南極條約》的簽訂,凍結了這些國家的領土要求。
中國第五個科考站
而在1985年的2月20日,中國在南極洲建成了第一個科學考察站,標志著我國加入南極科考的隊伍中,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很多國家在南極洲都建立了科考站,其中俄羅斯擁有8個科考站,阿根廷擁有7個,美國擁有6個,智利擁有5個,德國擁有4個。
即便是中國建成第6個科考站,這個數量也并不算多,而且中國一直都是嚴格遵守《南極條約》的規則,并且建立科考站也是根據條約規則實行,并無任何不妥之處,新西蘭此舉無疑是在挑撥離間,妄圖引發其它國家一起對中國施加壓力。
中國在南極科研考察
據了解,中國這座科考站預計在2027年的夏天就投入使用,將來會對南極洲的冰川、冰架以及海洋展開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特別是當前的氣候環境出現了變化,對南極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非常具有科研價值。
而對于這種抹黑行為,中國也是據理力爭,并且展示出合作的誠意,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向其表示,中國在南極的行動完全出于科學目的,“我們愿意分享技術、分享信息并進行聯合合作”。就這個格局新西蘭就永遠學不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