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14日)天氣陰沉,還是延續了前幾天的不適感,不過沒有下雨,還能出去溜達溜達。
先去了一趟前灘,雖然天氣不好,但還有不少外國友人在騎行。
雖然江邊寒風凜冽,但還是有一些駐唱歌手,感覺他們的內心很強大:雖然沒有人在現場聽他們唱歌、也沒有多少收入,但卻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外,自娛自樂、表達自我。
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里每年有大量明星來演出,擁有了大舞臺、擁有了海量粉絲、擁有了各種資源加持;
而在江邊駐唱的歌手們,他們先娛樂自己、再娛樂自己視頻號抖音號里的粉絲們,也形成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各走各路、各自精彩、各賞其美。
前幾天,用AI捏造“頂流明星在澳門輸了10億”的謠言,有了最終的處理意見。
公安網安部門查明,網民徐某強(男,36歲)為博取流量、牟取非法利益,于2025年3月10日10時,使用軟件“某書”中AI智慧生成功能,輸入社會熱點詞制作了標題為“頂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賭輸光十億身價引發輿論海嘯”的謠言信息,并通過互聯網平臺對外發布,造成謠言迅速傳播擴散,引發大量網民議論,誘發相關謠言、話題等頻繁登上熱搜熱榜,嚴重擾亂公共秩序。
公安機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徐某強處以行政拘留8日處罰。
這次網絡造謠最大的特點在于“AI智慧生成功能”——公眾總體上對于人工智能軟件的興起持有積極和擁抱的態度。
但人工智能的興起一定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因為很多人對于網絡信息的判斷力并不強,“大部分人只相信自己想去相信的信息”。這就引發出了另外一個專業問題:媒介素養。
很多人為什么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信息?是因為每個人的受教育程度、社會對其造成的刻板效果、經濟收入水平等等決定了Ta對于相同信息的不同觀點和立場。這種立場很難改變。
然后,去了富民路、巨鹿路、東湖路、新樂路瞎逛,這里的道路不大也不長,逛逛就逛完了。2個小時內就可以把街給掃光光。
就是天氣不好,陰嗖嗖的。
給我的感覺:這里的人都有閑、有趣。
門口擺倆椅子、一張桌子,搞個花瓶,賣杯子。
又喜,又生歡喜。
I love my life!
小滿即安,就是告誡我們不要太貪?
買個面包,給的袋子都那么文藝!
外出旅游還是要量力而行,要注意安全。
3月13日,27歲湖北監利小伙子趙訓金的遺體在華山被搜救人員找到,初步判斷系墜崖身亡。
媒體報道稱:趙訓金大學畢業后在廣州一家研究所工作。后收到其他單位工作邀請,于是辭職,打算來華山旅游放松一下后,再去新單位報到。
3月4日15時許,趙訓金獨自從華山游客中心東線入口檢票進入景區,乘坐索道到達北峰觀賞霧凇,并拍攝視頻,隨后失聯。
而3月4日,華山管理方曾發通知:受降雪影響,徒步進山線路尚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暫不開放。
那幾天,視頻號中有不少人發視頻稱:華山通道上結冰情況較為突出,很多人滑倒。
這是眾多外出旅游發生的意外事件中的一起。
很多年輕人缺乏對大自然可能存在的“危險”的認知,天不怕地不怕,總覺得自己能hold住所有風險,做點瘋狂的事情。
這讓我回想起當年復旦大學18名學生黃山遇險、一名搜救民警墜落身亡的往事。
這種不顧自身安危、而且還拖累他人的行為,切不可為之。
昨天聊到了韓國的那個帥歐巴的事情,今天有了新進展。
點擊過往推送:工作日下雨天,上海這個商場餐飲區人爆棚!我又摸魚了
金秀賢方面則表示:
1. 金秀賢和金賽綸在金賽綸成年后的2019年夏到2020年秋交往。
2. 橫豎研究所宣稱2016年拍攝的照片實際不是該時間,且存在對照片拍攝時間、金賽綸年齡等信息歪曲情況。
3. 金秀賢軍隊時期信件被橫豎研究所曲解為情書,金賽綸使用的綽號也被歪曲。
4. 橫豎研究所報道引發大量關于兩人交往的不實評價和謠言,嚴重影響金秀賢及相關人生活。
5.橫豎研究所主張金秀賢為躲債務將金賽綸推向死亡不屬實,金牌得主曾幫金賽綸償還債務,2024年初公司審計需處理對金賽綸債權,金賽綸債務已作壞賬處理,其與金牌得主債務關系已結束,相關惡意推測無依據。
6. 橫豎研究所公開內容存在諸多誤導,將私人照片信息、人物關系等扭曲,金秀賢被卷入,虛假信息傳播造成傷害,公眾應思考未經同意公開他人隱私的合理性 。
但還是很多人不買賬,金賽綸媽媽憤怒表示:金秀賢在說謊。
其實,關注這些所謂明星的閨房、情愛之事,對社會的意義不大,他們更多的體現人性中的最基本的需求:兩性關系、溫飽吃喝等等。
所以,娛樂新聞本質上就是個“奶頭樂”,需要麻醉的時候就多看看你情我愛的,如果是可以主宰自己生活的強人,是不會太過于關注“奶頭樂”信息的、他們專注于自己的專業領域。
只是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Ta們生活的意義就是吃吃別人的瓜,然后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而已,很難要求Ta們能產出更高價值的信息來推動或改變世界;有段時間,某社媒平臺喊出了“圍觀就是力量”的口號,但圍觀并不一定能產生有價值的信息、可能會放大一些社會的戾氣。
昨天(3月14日),我站在滬一家頂尖大數據公司內,看著外面的車水馬龍,感覺在迷霧之下,有很多高價值的頂尖企業在勠力奮斗,不斷突破各種技術壁壘。而在公司內,幾百名計算機專業、大數據信息專業的理工男們正在討論各種數據算力分析、方案、芯片回收之后的檢測等等,熱火朝天。
從美國回來后的創始人一路看著集成電路的演變和革命,最終決定變賣房產回上海創業,很快就成為該領域的龍頭。
為了創業,甚至放棄了在美國的優渥生活、并賣掉上海的一套房。
當然,一切都還要看個人的發展優勢在哪里。
看了這些科技企業的發展,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復旦大學現在的金校長如此焦慮、急于改變。
下面這篇文章中有講到復旦大學金校長的決斷,我覺得任何大的改變都會引發評論和質疑,但我們要看“發心”如何。
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就那么大。有人上班純粹就是湊數、生存;有些人上班是使命、是理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