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黑龍江省共建設了八個小三線軍工廠,這些帶著神秘代號的工廠,有著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往事,不經(jīng)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原來有如許多的秘密。
本文講述的是一個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qū),太平山腳下的2#巖石硝銨炸藥廠的往事記憶。
今天我們將跟隨三線前輩的回憶,走進半個世紀前的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解密當年阿城9225廠的兵工地理與相關的鐵路公路交通。
黑龍江小三線紀實之21
溯源:哈爾濱地方志中小小的錯誤記錄說起
這個黑龍江小三線的廠子有著神秘的保密代號:9225,設計年產(chǎn)2#巖石硝銨炸藥2000噸的軍工廠。在哈爾濱阿城地方志中關于他的唯一記載是:
松峰食品廠:隸屬黑龍江省國防工業(yè)辦公室。1969年建廠,原為生產(chǎn)硝銨炸藥的工農(nóng)合成廠,1981年轉產(chǎn)糖果,更名為國營松峰糖果廠。除糖果外,還生產(chǎn)糕點、飲料、果酒等。1984年1月又更名為國營松峰食品廠。廠址原在平山鎮(zhèn),后遷到阿城鎮(zhèn)。
其實這里邊有一個小小的錯誤: “1969年建廠”,其實廠子的建廠時間更早一些,是在1965年進行規(guī)劃,1966年進行建廠。
為什么會在一份官方的地方志中能出現(xiàn)這個小小的錯誤呢?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當年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個個都是保密廠,很多信息地方上是無法準確了解的。
下面我們來詳細解密這個代號9225的小三線炸藥廠。
松峰山西麓·太平上里·太平溝
兵工地理:阿城太平山下,神秘的9225炸藥廠
哈爾濱東南二十三公里有一城——阿城,為金上京;
阿城東南四十余公里,阿什河上游,有一小鎮(zhèn)稱為平山鎮(zhèn);
平山鎮(zhèn)東北方向約五六公里,有道教圣地---松峰山,松峰山腳有山間谷地,名為太平溝;
五十多年前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太平溝中曾經(jīng)有廠,軍工代號9225,此為黑龍江小三線炸藥廠——最初對外廠名為:黑龍江國營工農(nóng)合成廠。
阿城9225廠選址極為巧妙,嵌在松峰山西南側山間峽谷中,三面環(huán)山,西側谷口稍寬,但呈彎曲狀,真的從西側山谷口向東眺望,依然無法看到谷內的生產(chǎn)區(qū)的蹤影,可謂做足了當年“靠山、分散、隱蔽”的功課。
那么這個神秘的阿城9225炸藥廠會不會因為過于隱蔽而交通閉塞呢?其實,他是黑龍江八個小三線軍工廠中交通最為便利的廠子,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他的交通之巧妙。
9225廠兵工遺址:辦公室與食堂
一步妙棋:距濱綏鐵路四公里,借用林業(yè)儲木場
阿城9225廠是整個黑龍江所轄的八個小三線軍工廠中,靠近大火車站最近的廠子。
因為每年的原料及成品運輸量達到幾千噸,因此,為了方便運輸廠址選在距離濱綏鐵路四公里的太平山。
曾經(jīng)在阿城黑龍江國營工農(nóng)合成廠(9225廠)工作的,被我們編者稱之為李叔的三線前輩李震,向我們編者講述了當年阿城9225廠的鐵路運輸情況:
當時,阿城林業(yè)局平山儲木場有一條鐵路專用線,距離平山站約500米。
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工廠租用平山儲木場的部分用地,修建了可以儲存原料及成品的倉庫作為臨時周轉之用,并租用其鐵路專用線收發(fā)貨物。
從我們編者看來,這也是阿城9225廠選址設計的巧妙之處了,既不用像通河、五常、尚志那些兄弟廠需要建設專門的鐵路專用支線,也不用受深山密林中森林鐵路小火車的緩慢、顛簸、周轉之苦。
這樣既享受了鐵路的快捷便利,又避免了因鐵路運輸而泄密的危險,在三線建設中可謂一步妙棋。
阿城9225廠·兵工遺址·改造后的文化宮
專用支線:平山東北兩公里,延綿四公里
除了鐵路運輸,短途的公路運輸是還是少不了的。
在我們編者與原9225廠前輩李叔的訪談中,他向我們描述了當年黑龍江小三線炸藥廠的公路交通情況: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從平山到山河林場有一條編號為406的鄉(xiāng)級公路(七十年代被稱為阿山公路),屬于林業(yè)專用的土路。到了六十年代中后期,因為阿城9225廠的建立和運輸量增大,這條道路由原來的土路改建成砂石路面。
沿著406公路從平山出發(fā),大約2公里處,有一條向東的支線公路,這條呈東西走向的專用支線公路,就是通往太平溝內的阿城9225廠的,就是一直通向工廠的,依山而建,延綿3公里,直通阿城9225廠生產(chǎn)車間最深處。
阿城9225廠兵工遺址·南山下的家屬區(qū)
編者有話說:
這篇文章已經(jīng)是我們發(fā)布的哈爾濱城市周邊,關于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的第21篇文章了,“小三線”那些帶著保密代號的國營廠,神秘而又讓人沉思。
如今當年的太平溝周邊已經(jīng)成為哈爾濱的后花園,北方道教圣地——松峰山、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阿城金上京歷史博物館、亞洲最大的封閉式獵場----玉泉狩獵場都在講述著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
我們的編者希望能用自己并不華麗的文字,記錄那些曾經(jīng)的塵封歷史記憶,當我們這些三線親歷者面對深山中殘留的兵工廠遺址時,都會忍不住去思索:
在我們用飽經(jīng)滄桑的心去撫摸那曾經(jīng)的輝煌與榮光時,不知從這里匆匆走過的旅者,可曾留意,這片曾經(jīng)的軍工廠?
:我們不該遺忘的父輩歷程
如果您到過或去過那里,請關注他,這是一段我們不該忘記的父輩歷程!
【特別鳴謝】:本文特別鳴謝黑龍江國營工農(nóng)合成廠(9225廠)的三線前輩對我們的支持,謹以此文向三線前輩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