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以來,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先后于各街鎮、街區、園區設立14個“彩虹橋”法治工作站,將其打造為滿足社區居民、市場主體對法治的多元需求的“前哨站”。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豐富法治賦能基層治理場景,3月13日,長寧區法院“彩虹橋”法治工作站入駐區消保委,探索重點領域法治建設與社會治理創新。長寧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慶堂,長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樊樂波共同為駐區消保委“彩虹橋”法治工作站揭牌授牌。
升級賦能
建立消費糾紛聯動預警治理機制
“彩虹橋”法治工作站入駐區消保委,是長寧區法院與區消保委在原有的“消費爭議聯合調解工作室”“消費爭議巡回法庭”和“巡回立案點”基礎上的迭代升級。后續雙方將立足轄區內網絡消費糾紛突發性、群體性特征,與相關部門加強信息共享、定期會商和聯動共治。針對新類型的消費投訴和涉訴糾紛,細化雙向預警、排查、化解流程和預防機制,力爭從源頭上減少糾紛增量,助力提升消費糾紛社會共治水平。
消費提示
共塑轄區消費環境
揭牌授牌儀式上,長寧區法院與區消保委選取轄區內發生的3起典型消費糾紛,聯合發布了3篇“3·15消費提示”,內容涉及組合行程機票預訂、二手交易平臺“租賬號”欺詐和賣房“先裝修”服務,涉及多個民生領域及新型“消費陷阱”。
案例一
組合行程機票便宜又方便?當心風險!
案例二
有償租借閑置賬號?當心中套!
案例三
想賣房先裝修?當心踩坑!
揭牌儀式后,長寧區法院立案庭張楠法官以“電子商務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為主題,為區消保委調解員現場培訓授課。張朦法官及法官助理荊瑋參與了區消保委、市場監管局聯合舉辦的三一五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宣傳咨詢活動。
下一步,長寧區法院與區消保委將深入推進“彩虹橋”法治工作站建設,在強化消費維權、助力消費政策、傳播消費知識方面凝聚合力,持續提升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整體效能,共同倡導誠實理性的消費環境。
供稿 | 立案庭 (訴訟服務中心、訴調對接中心)
文字 | 蔣泓澤 劉漢青 江聞婕
圖片 | 金文斌
編輯 | 金文斌 謝錢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