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教育是給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鏡,能明白觀察;不是給人穿一件錦繡的衣服,在人前夸耀。”
單看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功能,啥毛病沒有,但如果把這句話的出處說出來,很多人就坐不住了。
3月12日晚,湖南師范大學官微把這句話發了出來,并且標注是“胡適”講的,正是“胡適”這兩個字惹了大麻煩。
一大堆人跑過來開罵,罵這句話透著濃濃的腐尸味兒,罵這是替漢奸美白,罵胡適是“反動派”,最終把湖南師大罵得扛不住,不得不刪掉“胡適”的名字,并且關閉了評論。
把“胡適”的名字去掉,這句話就對了,加上他的名字就有問題,典型的“看人下菜”。
看到如此局面,讓人感到無比悲涼,真實和理性的東西都不敢面對,反倒是暴戾與偏執主導著這個社會的情緒,只會滋生虛偽和撕裂。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胡適身上肯定有不完美、讓人看不慣的地方,但還不至于一無是處,不至于提起名字就敏感緊張吧。
我們的文化中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捧一個人就使勁捧上天,美化成英明神武、無所不能、完美無暇的樣子,貶一個人就使勁猛踩,徹底抹黑搞臭,搞得一無是處,永世不得翻身。
不是在神壇,就是在祭壇,今天還耀武揚威,明天就萬劫不復,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這種極端思維非常擰巴,很容易造就非黑即白的偏執型人格,必然會導致反邏輯性撕裂。
尤其搞笑的是,曾經在某處石刻上隱約看到涂抹的痕跡,原因就是題字的人失勢了,不能讓他的名字再昭然若揭,便采取物理手段給除掉。
懼怕一個人有很多種表現,其中害怕看到名字是最不自信的表現。
特別是像胡適這樣的人,已經死去好多年,提起來還是高度敏感,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就顯得太滑稽搞笑了。
盡管骨子里浸透著不自信,偏偏這群人又表現出來好勇斗狠的戰斗力,他們擅長拉大旗扯虎皮,習慣于罵人和說謊,以至于自己都能把自己給忽悠瘸。
文化自信的一個很重要方面就是包容和接納,就是對歷史的尊重,而不是任意打扮篡改,以及刻意回避。
時至今日,如果連“胡適”這個名字都聞風喪膽,不敢面對,一定會被人恥笑的,一定是民族的悲哀。
國家實現富強統一的重要前提,就是建立起文化共識,就是族群之間不進行帶有偏見的惡意攻擊,否則就會變得荒謬,就會被外人和后人恥笑。
與此同時,湖南師大真沒必要刪掉“胡適”的名字,更沒必要關閉評論區。
對付小丑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小丑盡情地表演,讓他們把最丑陋的一面充分暴露出來,讓他們自己罵著罵著累了,罵著罵著無趣了,這樣才能把膿瘡擠掉,把毒氣釋放出來。
若對這幫人忍著讓著,他們會更把自己當回事,更加肆無忌憚,更會逮誰咬誰。
-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