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是朱元璋和自己的結發之妻馬皇后所生的大兒子,也就是所謂的嫡長子。何況在朱標出世的時候,朱元璋都已經27歲了,而在當時,像朱元璋這個年紀的都快當爺爺了。
對待朱標,朱元璋可謂是的的確確的父慈子孝了,就像朱標剛降臨于世間的時候,此時的朱元璋正在對集慶發動了進攻。忽然有一天,朱元璋就聽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自己的長子降臨了,當時正在打仗的朱元璋聽到這個好消息后激動得差點蹦起來。朱元璋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就非常激動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那就是:誰來此處,不愁無后。這樣就能看出,這個孩子降臨以后,朱元璋究竟有多興奮。
之后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之時,朱標突然駕鶴西歸,此時的朱元璋的確是特別的悲痛,哭得泣不成聲。我認為對于朱元璋而言,或許自己比賽的時候受傷或者輸掉比賽都沒有這么傷心,然而朱元璋在看到自己的太子去世后,就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打擊,而且將“懿文”追贈給了朱標。前面這個字倒是沒有什么特殊性,然而后面這個字就相對有些來歷了,通常情況下,“文”是代表歷史上著名的賢主,這是一個非常有講究的字。
這個謚號是朱元璋給自己兒子的,自己還活得好好的,就用天子的規格來安葬自己的兒子,這樣就能看出朱標是非常受朱元璋寵幸的。最終還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成為了皇太孫,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由于朱允炆的性格脾氣和自己的兒子朱標非常相似,于是在朱允炆身上,朱元璋看到了朱標的影子,可以說朱允炆就是一個替身。
為何朱元璋對朱標就這么重視呢?莫非朱標的確有什么和別人與眾不同的地方嗎?還是由于朱棣不那么完美?其實有很多原因。
首先,畢竟當時的情況和現在有所不同,當時確立的繼承人一般都是嫡長子,如果沒有嫡出的孩子,就讓庶出的長子繼位。
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古時候和世襲方面有關的問題,幾乎都是讓長子繼位,因此特別是大老婆或者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是更加關鍵的,何況相對來說,他的兒子就一般了,成年了以后都是要單過的,唯獨長子是自己的接班人。于是從嫡長子小時候起,父母就要花費不少心血來培養這位兒子,肯定感情也不是其他孩子能相提并論的。朱元璋這輩子生下了26個兒子,也只有長子受重視,其余兒子都不受待見。
其次,朱標的母親是朱元璋的馬皇后。
朱元璋對馬皇后也可以算是情深義重了,因為他們這兩口子曾經一起共患難。從出生那一刻起,朱元璋就過著特別凄慘的生活,人間疾苦都嘗遍了,父母大哥也都早早去世了,因此只有馬皇后才能讓朱元璋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從朱元璋還為別的老板服務,沒有自主創業的時候,馬皇后就伴隨他左右,無私奉獻,毫無怨言,可以說是同甘苦共患難的。朱元璋也是一位重情義之人,當自己咸魚翻身成為了一代天子以后,對馬皇后的態度仍舊沒有發生改變。
何況朱元璋在馬皇后死后就讓皇后這個位置一直空著,在比賽的時候,朱元璋自己本身就是教練,又是巨星,于是不管是任何教練還是員工勸解朱元璋都是毫無作用的。然而馬皇后對朱元璋說什么,朱元璋卻都非常在意,于是這樣就可以看出,朱元璋仍舊對馬皇后特別的寵幸。
再者,朱標是一位特別仁慈而且忠厚的人。
實際上,朱標的性格和老爹朱元璋確實是截然相反,相比之下,朱元璋是殺伐果斷且冷酷無情之人,然而朱標卻擁有溫順且老實的性格,何況非常尊重人,耐心聽取別人意見,何況也非常看重手足父母之間的感情,因此這一點才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地方。實際上,朱標的性格和朱元璋并沒有什么相似之處,反而更像自己的額娘馬皇后。
正常情況下,一位阿瑪有朱標這樣一位重情義,尊重人,慈祥溫和的兒子,還會不寵幸他嗎?而且這個兒子還是從自己最寵愛的妻子肚子里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