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在俄羅斯1709.8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仍沒有一條高速鐵路。
但現在,俄羅斯終于要造高鐵了。
從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全長600公里,項目預計投入1.7萬億。從來沒有高鐵及技術的國家,這次并沒有選擇和中國合作,而將此重任交給了錫納拉集團。
俄羅斯為什么做出如此決定?
俄羅斯第一輛高鐵列車等比例模型
俄羅斯萬億項目
按照俄羅斯對該高鐵的計劃,預計在2028年,該項目將會全面竣工并通車,屆時兩地之間的通行時長將會從4個小時縮短到2個小時15分鐘。
毫無疑問,通行效率的增加必然會給沿途各大城市的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所以該條鐵路從立項開始就備受矚目。
當時人們認為,俄羅斯想要造高鐵,項目大概率會承包給中國。
一方面,是中國高鐵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不管是營業里程、技術還是系統,我們都能做到極致。
并且,在造價方面,中國也能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給出最合適的方案。
另一方面,是中俄之間特殊的關系。多年來,中俄互為鄰友,雙方在軍事等多個方面都達成過深度合作,所以不出意外地,該項目交予中國來完成,并不是個讓人意外的選擇。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俄羅斯不僅沒有選擇中國,甚至連其他擁有高鐵技術的國家都沒有選,而交給了俄羅斯的本土企業——錫納拉集團。
不管是俄羅斯和錫納拉集團,在高鐵方面都幾乎是一張白紙,這個決定,可以說俄羅斯冒了極大的風險,因為該項目的投資已經達到了1.7萬億,對于目前經濟吃緊的俄羅斯而言,一旦出現失誤,那將全盤皆輸。
為什么俄羅斯硬要攬下這“瓷器活”呢?
俄羅斯為何交給錫納拉
第一,俄羅斯提出的條件難以讓其他高鐵企業接受。
其實在該高鐵項目設立之初,俄羅斯也不是沒有和其他高鐵企業溝通過。
中國企業,法國企業,德國企業,其實都表現出了想要中標的意向,但俄羅斯提出的條件實在太苛刻。
他們的意思是,俄羅斯想要獲取高鐵技術的同時,還要幫助本土的制造業發展,將一些關鍵設備的制造交給俄羅斯。
這兩個條件無論是任何一個都讓高鐵企業很是為難,談生意也沒有這么談的。在俄羅斯堅持不退步的情況下,該項目自然沒有企業敢接單。
而俄羅斯提出這些要求的目的也非常明確,第二點就是想要提振本土產業。
在三十多年前,俄羅斯尚屬于蘇聯的一部分,蘇聯身為上世紀不弱于美國的大國,其工業制造業是極其發達的。
航空、船舶、軍事等等多項工業技術都處于世界頂尖位置,但隨著蘇聯解體,這些制造業企業一夜之間陷入停滯,蘇聯的輝煌工業時期戛然而止。
之后,俄羅斯便陷入了長久的發展停滯期,制造業除了幾個核心工廠之外,其余的要么打包技術轉賣,要么就湮沒在了時代的洪流中。
到現在,俄羅斯幾乎沒有辦法拿下什么大型工程項目。
大飛機方面,除了蘇聯留下的工業遺產之外,俄羅斯也曾試著研發MC-21飛機,試圖在大飛機領域占據一席之地,但直到現在,俄羅斯大飛機項目都遙遙無期。
海軍方面,俄羅斯幾十年來都想要研制一艘核動力航母和其他軍艦,同樣直到現在,俄羅斯航母都杳無音訊。
俄羅斯航空方面更是一塌糊涂,1995年立項的“安加拉”運載火箭,到現在依舊處于初期。
俄羅斯想要發展,就必須依賴他國技術,這是俄羅斯所難以忍受的,所以他們必須要提振本身的制造業,發展屬于自己的技術,這樣才會給國內經濟帶來新的活力。
這不愿交給國外企業的第三點,則是俄羅斯已經通過現實得到了太多教訓。
太過于依賴于國外技術,就會有被“卡脖子”的風險。中國遭受過不少類似的情況,而烏克蘭在2014年因為地區危機也被切斷過電網。
而2022年俄烏沖突的爆發,更是讓俄羅斯明白自主的重要性。
西方國家將俄羅斯塑造成了“侵略者”,從而在各個領域制裁俄羅斯,包括經濟、金融、能源還有技術方面。
其中,俄羅斯的鐵路運輸就因為西方企業的撤資而遭遇阻礙,在這一緊急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重新思考定位,將長期依賴國外技術的局面扭轉成“自主研發制造”。
實現技術突破在短期內是痛苦的,但從長遠來看,這是有利于俄羅斯的。
只要掌握技術,重啟制造業,必然會拉動內需,降低失業率,從而穩步發展下去。
不過,提防西方就算了,為何俄羅斯也不愿與中國達成合作呢?
為何高鐵“分道揚鑣”
多年來,中國和俄羅斯達成了大量的合作,尤其是在俄烏沖突開始之后,中國更是迅速填補西方的空白,兜住了俄羅斯的底,沒有讓俄羅斯陷入癱瘓。
之后三年,中俄不斷深化合作,為什么在涉及到高鐵方面,俄羅斯就不愿了?
其實俄羅斯做出這一決定,更多的是基于戰略考量。
一方面是復雜的國際局勢不敢讓俄羅斯再押注任何一個國家。
過去千百年間,國際局勢一直在不斷變換,近年來更是,上世紀還是美蘇爭霸,中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不過幾十年的時間,俄羅斯沒落,美國稱霸,中國已經不弱于自己。
現在是中俄處于同一戰線,那之后誰又說得準呢?
高鐵列車經濟艙布置方案
而該項目是俄羅斯的核心,他們自然要考慮在更糟糕的國際形勢下高鐵是否會受影響。
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想要掌握足夠的主動權。
因為俄羅斯之后不僅會有這一條高速鐵路,在全球化的必然趨勢下,俄羅斯如果能夠在高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就能夠在跨境鐵路方面擁有更多的主導權,從而帶動國內經濟的良性循環。
高鐵列車商務艙布置方案
3月6日,俄羅斯圣彼得堡副市長透露稱,境內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速鐵路中心段將于本年內開工建設。
俄羅斯選擇錫納拉,是他們做出的一個大膽嘗試,他們要面對多個難題,比如說技術、資金和市場等等,錫納拉究竟能否實現俄羅斯的期待,這仍需時間來證明。
新華財經:【環球財經】俄首條高速鐵路圣彼得堡段本年度開工建設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開始建高鐵線路
環球網: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鐵項目將落地,通行時間預計縮短近兩小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