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這是條什么魚?看著像一把銀刀!"
近期,湖南一位男子在湘江釣魚的時候,意外釣到了一個“新魚種”,這條魚細長如刀、通體銀白,讓釣魚十多年的男子也感覺有些陌生:
它既不是翹嘴,也不是穿釘子,有點像鱤魚,不過仔細一看又和鱤魚不太一樣。
幾十斤的“水老虎”都解鎖了,但這條魚卻從未見過。男子趕緊拍下視頻,將它發給當地一位釣魚老手求鑒定。當釣魚老手看到這條魚之后,急忙吩咐男子:快把它放了!
究竟是啥“新魚種”,我們一起來看個究竟。
2025年3月13日,湖南釣友@路飛路亞,在網上上分享了當地一位垂釣者發給他的視頻。據垂釣者講述,這條魚自己釣魚十多年也沒見過,便想讓他給鑒定一下。
當釣友看到這條細長的怪魚之后,也愣住了。湘江好像沒有這個魚種,這魚像一把銀刀,一看就不一般,直覺讓他覺得是一條“鳤魚”。
沒想到上網把照片比對一下之后,果然是鳤魚——二級保護魚類,被釣魚男子給誤釣上來了。
得知這魚很“刑”之后,這位釣友趕緊吩咐釣魚男子將其放生。
鳤魚,是長江流域十分稀有的魚類。在2020年禁漁之前,曾消失十年之久。直到2021年前后,水產研究人員才在鄱陽湖發現它們的身影。
鳤魚的出現在當時曾轟動一時,引發網友們的討論。
隨著禁漁的持續,鳤魚活動的蹤跡也從鄱陽湖,開始擴展到長江干流、贛江等支流當中。湖北、江西等地不少垂釣者都曾發現過它們的身影。
此次,釣友在湘江發現它們的身影,說明鳤魚的活動范圍,再次擴大,已經從鄱陽湖水系,擴散到洞庭湖水系當中。
僅僅5年時間過去,它們的身影就已經出現在湘江當中。
湘江距離鄱陽湖有一段距離,難怪湖南的釣友不認識這個“新魚種”。
對于這條在湘江十分罕見的鳤魚,一位湖北網友稱:“牛啊,我釣六七年都沒見過這魚?!?/p>
不知道這位網友,難道不覺得這魚很“刑”嗎?
據悉,釣魚男子本來打算去釣鱤魚,沒想到卻誤釣了一條鳤魚,雖然只有“半字之差”,但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鳤魚最大可以長到20千克,而鱤魚可以長到上百千克,從二者的身形就能看出來,它們都是長江中的游泳健將,而且都屬于掠食魚類,此次這位湖南釣友正是用路亞釣法,才意外發現這個“新魚種”。
自禁漁以來,隨著長江魚類生態的變化,鳤魚、鱤魚的餌魚數量變多,吃喝不愁的它們就開始了瘋狂的繁殖模式,活動范圍快速擴張。
鱤魚大家應該都已經見識到了,它們從前幾年的難得一遇,到如今的“泛濫成災”,僅僅只用了五六年時間?,F在誰釣到一條幾十斤的鱤魚,已經不算啥新聞,贛江、湘江等支流當中的鱤魚體型,已經輕松突破上百斤。
而鳤魚,在江西贛江中也有大量發現。此次在湘江發現它的身影,說明這里的生態環境也在變好。
一位湖南本地網友稱:“湘江現在胭脂魚也很多?!?/strong>
不管是鱤魚、鳤魚還是上面這位網友說的胭脂魚,放到5年之前,可能都是鳳毛麟角,但現在它們的數量已經快速增長。
能被垂釣者誤釣,說明鳤魚的種群,已經在湘江初具規模。
隨著生態的持續改善,像上面這些魚類,和釣魚人偶遇的概率也越來越大。
現在的垂釣者,生態保護意識也相當不錯,釣到不認識的魚種,首先想到的便是求助他人進行鑒定,得知是保護魚類能第一時間放流,說明垂釣群體的整體素質在大大提升。
如今,湖北、湖南等地的長江流域已經開放休閑垂釣,釣魚人在釣到不認識的魚種后,一定要多個心眼,沒準它們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牢底坐穿魚”。
類似鳤魚、胭脂魚等魚種,釣友們誤釣之后一定要盡快放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