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因“回收鴨血等剩菜二次銷售”沖上熱搜,湖北漢川門店被曝后廚亂象觸目驚心。
據經視直播“3·15特別報道”,記者暗訪發現,該店將顧客未吃完的海帶芽、牛奶鴨血等菜品直接回收,冷藏后二次售賣。店員甚至直言:“別人不吃的可以再賣啊!”
更令人作嘔的是,后廚清潔桶混用成常態——洗拖把、抹布、餐具、茶壺全用同一批無標記鐵桶,水龍頭軟管更是“一管多用”,洗拖把水和煮火鍋湯底的水源竟出自同一根管子。
此外,后廚食品安全“防線”全面失守:多包調制高湯的調味粉早在2024年12月1日就已過期,結塊發硬仍被店員“視而不見”,直接兌水煮成火鍋湯底端上餐桌。面對曝光,漢川店長僅以“嚴肅處理”搪塞,而小龍坎總部則稱“內部調查中”,至今未見具體整改措施。
小龍坎的“翻車”不是第一次,如:2018年的小龍坎“口水油”事件;
2021年,小龍坎南京門店用掃帚搗制冰機事件;
2023年,多地小龍坎門店食材抽檢不合格;
然而出過這么多次事,卻陷入“知錯就改,改了再犯”的惡性循環……
食品安全是餐飲行業的命脈,而小龍坎卻屢屢將“命脈”當成“成本壓縮工具”。當消費者為品牌溢價買單時,得到的卻是“口水菜”和“過期湯”,這樣的品牌還值得消費者繼續信任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