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明媚的周末,網球場上總是熱鬧非凡,網球愛好者們揮汗如雨,享受著這項運動帶來的樂趣。然而,對于經常打網球的人來說,網球肘這個詞可能并不陌生。那么,是不是只有打了網球才會得網球肘呢?讓我們通過一個真實的例子來探討這個話題。
張阿姨是一位退休的家庭主婦,平時喜歡做家務和園藝工作。最近,她發現自己的右肘部外側疼痛難忍,特別是在擰毛巾、掃地等日常動作時疼痛加劇。起初,她以為是勞累所致,休息幾天就會好。然而,疼痛非但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在家人的陪同下,張阿姨來到了醫院就診。經過醫生的檢查,她被確診為網球肘,也就是肱骨外上髁炎。
聽到這個診斷,張阿姨有些困惑:“我從來沒打過網球,怎么會得網球肘呢?”醫生耐心地向她解釋,網球肘并非網球運動員的“專利”,而是由于前臂伸肌群長期反復用力造成的慢性勞損所致。像張阿姨這樣經常做家務、擰毛巾、掃地等動作,都會導致肘部肌肉的支點受到反復牽拉,從而引發網球肘。
實際上,網球肘的得名確實與網球運動員有關。因為網球運動員在反復揮拍擊球的過程中,肘部肌肉的支點會受到強烈的牽拉,容易造成輕微拉傷。這種拉傷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卻會引發局部疼痛,特別是當肌肉中的細小感覺神經受到刺激時,疼痛會更加明顯。然而,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不僅網球運動員,其他經常需要用到前臂伸肌群的人群,如羽毛球運動員、乒乓球運動員、鉗工、廚師以及家庭主婦等,都可能患上網球肘。
此外,網球肘的發生還與個體的解剖結構、年齡、性別等因素有關。有些人由于骨骼的先天解剖結構特殊,使得肌腱容易發生磨損;而年齡增長和性別差異也可能導致肌腱組織的退變,從而增加患網球肘的風險。
那么,如何預防和治療網球肘呢?醫生建議,首先要避免長期反復進行同一動作,特別是需要用到前臂伸肌群的動作。對于經常做家務的人來說,可以適當調整工作方式,比如使用電動工具代替手工操作,或者每隔一段時間休息一下,讓肌肉得到放松。同時,增強肌肉力量和靈活性也是預防網球肘的重要措施。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牽拉前臂肌肉,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
對于已經患上網球肘的人來說,治療的關鍵是休息和理療。在急性期,可以通過冰敷、按摩、理療等方法緩解疼痛;在慢性期,則需要進行康復訓練,增強肌肉力量和關節穩定性。對于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還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網球肘并非打網球才會得的疾病。它是由于前臂伸肌群長期反復用力造成的慢性勞損所致,與個體的解剖結構、年齡、性別以及工作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我們應該提高警惕,注意預防和治療網球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