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廣東省來說2024年度的GDP成績是不太理想的,不僅全年上行承壓程度還是高于江浙等省而且它的五經普調升幅度也不大,這也就使得它的GDP總量再次被江蘇省縮小了差距不少。
再看省內各市的運行狀況更能感受到壓力了,如廣州的總量再次被重慶反超、佛山的國內城市排名直降至第20位等變,要是再進一步觀察區縣的走向則更令人吃驚,增速差極大而出現了格局大洗牌,下面就以20強區縣為代表來觀察下。
通過仔細對照分析,其實引發各經濟強區出現增速跌宕的原因主要還是五經普調整狀態不一,有的可獲得了大幅調升有的卻只是微增,更甚者是還有不升反跌的,而且這種狀況不只是發生在各市間,哪怕是同一個城市的轄區都會有非常大出入的,比如深圳轄區內的幾個強區就出現了非常大的增速差。
廣東經濟第一區南山區因有較多調升而使得2024年度的GDP初核總量突破了9500億,同比名義增速高達10.91%,這樣的體量還能有如此漲勢確實很驚人了。
然而它還不是最迅猛的,龍崗區居然跑出了16.12%的驚人增速,可想象其五經普調升量可多少了吧?如此大漲也讓它的GDP總量升至6367.9億而能連續超過本市的福田、寶安兩區,躍居全省第三位了。
而后兩者則是增長極為不理想的,分別只有4.28%與1.89%名義增幅;另有龍華區的表現同樣不甚理想,也僅有4.77%的漲勢,它也因此還被增速飛快的廣州市白云區所超并被擠出了全省前十。但上述三區還不是表現最慘淡的,羅湖區更讓人大跌眼鏡。
羅湖區出現-11.74%的下跌,這在五經普全國調升3萬多億的大環境下確實是令人吃驚的,看來是它之前的數據有點不太實在而被下調了的,這也就讓它的GDP總量從上年的2800億以上驟降至不到2500億了。
其實大市內各區出現這般大的增速差還不是深圳獨有,廣州市也有此現象只不過沒有深圳那么夸張而已。比如廣州市排名前兩位的天河與黃浦的名義增速都在1%以下,而且同樣有下跌狀態的,那是越秀區與南沙區,而且越秀區的7.83%的跌幅也不小哦。
然而同時又有白云區異軍突起,以12.25%的高增幅而使GDP總量漲至3156.4億,剛好超過深圳龍華區而躋身進入全省十強;另還有海珠區的名義增速也跑到了10%以上,這也讓它的總量連續超過了珠海的香洲區與深圳的羅湖區,躍居地13位了。
深圳、廣州轄區各區縣這種大升大跌的狀況在往年真的是很少見的,在省內其他城市貌似也不多見,所以感覺五經普對這兩大都市的作用尤其明顯。
像佛山市也有3個區入圍了20強,都是整齊的低迷態勢,與佛山全市只有0.65%的名義增速相差無幾;惠城、惠陽這兩個惠州市上榜區縣都是表現非常穩健的,都能有8%以上的高增且也是與全市的漲勢相仿,惠陽區還因此超過了低速狀態的廣州花都區而能進位至第19位。
綜上所述,因五經普對各市原有GDP的再次整頓調整,讓廣東省內GDP20強區的格局進行了一次大洗牌哦,許多排位的變化真的是之前難以預料到的,大家觀后是否有同感呢?
請來查看下表,具體了解20強區的GDP走勢與排名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