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雷軍看似不經意的著裝選擇,實則暗含了消費場景革命的深層邏輯——沖鋒衣的“破圈”,正成為當代生活場景融合的縮影。
文|譚力文
春天快到了,穿沖鋒衣的日子又到了。
隨著從室內走向戶外的健康生活理念近幾年深入人心,這也讓沖鋒衣演變成了一種時尚符號。不止是山野,公園、商場、地鐵乃至工作等多種場合,都能看見沖鋒衣的身影。
在過去的一周,小米SU7 Ultra一經發售便迅速成為社交話題的熱點。在日前的首批車主交付儀式上,“萬億總裁”、小米CEO雷軍在戶外身穿著一件喜慶的橙紅色沖鋒衣,親手為首批車主送上車鑰匙。
有眼尖的網友迅速找到了“雷軍同款”。據悉,雷軍身上的這件沖鋒衣為中國知名戶外品牌探路者的HIMEX系列「升卿」沖鋒衣,也是己巳蛇年的限定款。
在網絡上,雷軍的個人魅力吸粉無數。在交車儀式這樣的關鍵場合,從細節中便透露著雷軍成為頂流的原因——相比起常見的黑色和綠色等沖鋒衣,雷軍在當日選擇了一件寓意吉祥的橙紅色沖鋒衣,無疑是希望為首批車主送上好運。
從商務裝到沖鋒衣,生活方式風格的轉變
作為科技界公認的“勞模”,雷軍這次在小米汽車的重要場合沒有選擇標志性的商務襯衫或西裝,而是選擇身穿戶外沖鋒衣。
雷軍看似不經意的著裝選擇,實則暗含了消費場景革命的深層邏輯——沖鋒衣的“破圈”,正成為當代生活場景融合的縮影。
雷軍同款沖鋒衣
從商務會議到露營營地,從城市通勤到高原攀登,沖鋒衣憑借防風、透濕、耐磨的三合一功能,早已突破戶外場景的邊界,成為全天候生活方式的符號。不管是什么樣的天氣狀況,一件高品質的沖鋒衣都能夠讓消費者從容應對。
在體育大生意看來,雷軍選擇身穿沖鋒衣交車的背后,是作為公司CEO對消費群體的精準洞察。小米汽車的用戶主要以年輕人為主,恰巧,近幾年推動戶外熱潮不斷上升的用戶群體,同樣是年輕人。
由此可見,小米汽車用戶與戶外裝備消費者的畫像高度重合,他們都追求極致的專業性能,也渴望在實用與時尚之間找到平衡。
賣爆的小米汽車和沖鋒衣都擁有同一個用戶思維——在極致追求性價比的基礎上,為用戶帶來同級別更高的品質。這樣的特性,無疑成功抓住了年輕用戶群體的心理。
“雷軍同款”沖鋒衣,隱藏著一段中國登山故事
雷軍身上的這件HIMEX系列,正是中國戶外品牌探路者旗下的高端專業產品線。
到了2024年,探路者再次對HIMEX系列產品進行了更新。在慶祝品牌成立25周年之際,探路者推出了HIMEX系列“中國梯”沖鋒衣。
然而“中國梯”背后,有著一段屬于中國登山力量的感人故事。
在珠穆朗瑪峰東北山脊的傳統登山路線海拔8700-8750米高度處,存在著一個難以逾越的巖壁,被稱為“第二臺階”。在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成利用一套輕量鋁合金擠壓型材料制成的組合金屬梯,成功登頂珠峰。
“中國梯”一直到2008年5月27日“退役”。在“中國梯”屹立的33年間,約有13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通過它登上地球之巔,因此這座充滿中國登山力量的智慧和技術結晶,被大家稱為“中國梯”。
為了紀念“中國梯”屹立珠峰的33年,HIMEX系列中國梯沖鋒衣的正面有兩條不對稱的錯位剪切設計,它們的高度差正是33毫米。以這座極具紀念意義的“中國梯”命名沖鋒衣,不僅是對中國登山力量不懈攀登的致敬,更是中國戶外品牌技術和創新迭代升級的見證。
中國登山力量走過的路,正如中國國貨品牌一樣。經過多年的不斷成長與超越,最終才站上更高的山峰。
在前不久的全國兩會媒體采訪中,雷軍認為國產品牌全面崛起的時代開始了。從汽車到沖鋒,“雷軍同款”背后象征著國貨崛起潮正在來襲。
一方面,國貨崛起提升了中國產品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促進了國產品牌的品質創新,有力推動國貨的整體質量提升。從路上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到街頭的服裝品牌,國貨元素無處不在。
年輕一族和商務精英,為什么都愛沖鋒衣?
沖鋒衣到底有多火,恐怕不用體育大生意再用長篇資料或者案例來贅述。就連雷軍這樣的“精英大咖”,衣柜里都有不少于一件沖鋒衣,就足以證明沖鋒衣如今的重要性和受歡迎程度。
從年輕一族到商務精英,為什么都愛穿著沖鋒衣?在體育大生意看來,隨著消費觀念的不斷升級,消費者更看重服裝的“百搭性”和“舒適性”,才是推動沖鋒衣走紅的關鍵因素。
沖鋒衣爆火的這股氛圍,或許還要從以華爾街精英為代表的金融白領開始算起。在職場中有那么一句調侃語,穿西裝的可能是工人,穿休閑裝的可能是老板。不過在最近幾年,穿休閑裝的大佬們也愛上了穿沖鋒衣。
“山系風”的戶外穿搭最早從戶外硬核消費者,傳導到了精英階層當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穿著西裝容易造成“拘謹感”和“緊張感”。
這背后與西裝代表的正式商務環境有關,商務精英時刻需要保持自己西裝的干凈和整潔。因為一套靚麗的西裝同時代表著自己的個人和公司形象,穿上后自然不能懈怠和放松。
圖源:Unsplah
只有脫去西裝以后,換上一身沖鋒衣,這些商務精英心中這層無形的枷鎖也就被自然解開。因為沖鋒衣的舒適性,是西裝所不能替代的。
這種穿搭轉變暗合了“松弛感”美學的流行。人們不再需要通過挺括的肩線彰顯自我,轉而用功能性服裝傳遞“隨時準備出發”的生活姿態。當雷軍的沖鋒衣穿搭登上熱搜,當一線城市地鐵早高峰被低飽和色系的沖鋒衣矩陣占據,這件曾經被視為“戶外專屬”的功能性服裝,已然演變為當代社會的消費和精神圖騰。
經過商務精英的穿搭展示之后,這種消費心理學和群體自我認同感也傳導到了更廣泛的社會階層,引來數量更龐大的年輕一族效仿。沖鋒衣能夠拿捏住正式和休閑之間的度,低調得體又具有松弛感。大家都愛沖鋒衣,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歸根結底,沖鋒衣的流行本質是現代人對“自由”一詞的重新定義——通過一件衣服同時獲得功能自由(應對多變環境)、身份自由(跨越階層標簽)、精神自由(連接自然)。當城市精英穿著萬元始祖鳥踏入寫字樓,年輕女孩用粉色沖鋒衣搭配裙裝,這場集體敘事已超越服裝本身,成為社會轉型期的文化注腳。
更何況,沖鋒衣的環保屬性相較于其他也更為明顯,也符合當下社會各界的共同價值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眾多沖鋒衣品牌都在強調使用環保材質制造沖鋒衣,也積極鼓勵和教會消費者如何穿得更環保。
譬如以環保著名的巴塔哥尼亞,其所有的產品都追求環保可回收理念,在制造工藝里融入回收和可再生技術,力求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近幾年爆火的始祖鳥,也在供應鏈管理和產品材料上,減少碳排放、倡導循環利用。作為中國戶外品牌的代表,探路者也在積極踐行可持續計劃。探路者將環保理念引入到產品設計,推行綠色供應鏈,以及舉辦“探索世界屋脊”系列活動,讓消費者親近自然、感受自然、愛護自然。
在各大戶外品牌的倡導之下,大眾對于生活方式和觀念的積極轉變,或許正是這股沖鋒衣熱潮中最喜聞樂見的。
注:本文所用圖片除備注外,均來自探路者社交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