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安全教育說了多少遍,很多人在面臨危機的時候,可能第一反應還是“手足無措”;或者無意中安全意識的缺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和損失。
在不久的將來,河南的安全教育將會以一種全新的“體驗式”方式,讓中小學生真正樹立起安全意識,并學會如何應對各種危急情況,成為懂得保護自己的“全能選手”。
3月7日,河南省公共安全應急教育綜合實訓體驗場館項目建設啟動儀式在河南新華文化創意園區舉行。這一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河南省在公共安全應急教育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安全教育“淺體驗”或將成為“過去式”
鄭州市鄭東新區實驗學校四年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韓金洋經常給學生們講安全教育。
“交通、消防、防溺水、防校園霸凌、心理健康等主題的安全教育,學校都開展過。”韓金洋說,一般通過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每周五的班會隊會來講,也會給學生布置手抄報,或者定期開展家校共育的沙龍和疏散演練。
韓金洋注意到,學生們非常喜歡消防演習或者防溺水的情景劇,對涉及交通標志的拼圖也非常感興趣,因為體驗感強。
上個學期,韓金洋與學生們一起借助河南省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了一堂元宇宙里的安全教育開學第一課,讓大家特別難忘。
在韓金洋看來,用新技術開展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還能增強學習效果,尤其通過 AR、VR技術創建的虛擬場景,特別逼真,孩子們可以深刻理解并掌握安全知識和應對技巧。
“當下開展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全社會關注度都很高。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有些學校的安全教育課程是由其他學科老師來兼任,講解專業安全知識的時候,難以做到深入和準確。另外,城鄉教育資源不同,一些農村或偏遠地區的學校,可能就會缺乏基本的安全教育教材或者設備。”韓金洋期待,安全教育課能夠更多地借助新技術來開展,讓學生們身臨其境,真正鍛煉出應對危險的能力。
鄭州市惠濟區南陽小學副校長楊亞榮告訴記者,學校日常開展的安全教育主要有防震減災、防火防暴、防電信詐騙以及鐵路安全、道路安全等主題,基本上是通過講座宣講、校園演練等形式開展。
作為學生家長,樊女士也面臨困惑:“首要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傳統的安全教育形式比較單一,比如說雖然學習過火災逃生知識,但缺乏實際演練,遇到真實場景能否應對仍是未知數。”
在她看來,互動性不足,難以讓孩子形成深刻的危機應對能力,期待能有更好的安全教育形式,“希望孩子能在模擬地震、交通事故等場景中親身體驗,真正掌握逃生技能,而不只是理論的學習”。
沉浸式、趣味化的安全教育如何開展?如今,教師、家長的這一困惑,有望得到解決。
“知識+劇本”,打造“科技+”的全能安全教育場館
3月7日上午,河南省公共安全應急教育綜合實訓體驗場館項目建設在河南新華文化創意園區正式啟動。這是河南省首家綜合性全民公共安全教育實訓基地,也將是一個科技感滿滿的全能安全教育場館。
根據規劃設計,場館將設置交通安全、自然災害、國防教育、綜合演練等4大類別共11個實訓主題,還可以開展應急安全和應急救援培訓與考核。同時,場館將使用高科技手段,模擬各種真實的場景,讓孩子們在沉浸式“游戲”中收獲更深刻的體驗和安全常識。
場館將圍繞多個主題,打造沉浸式、智慧化安全教育體驗空間。場景設計圖
比如,在交通安全區,沉浸式感受道路上的車輛盲區、軌道車廂里的火災事故;在自然災害區,來一場地震震動還原,在接近“真實”的場景中,讓孩子們知道地震的“安全三角區”;在社會災難區,通過一輪OX知識競賽,識別居家環境下的日常隱患;體驗高層逃生場景、模擬火災系統;也可以選擇綜合性的生存技能考驗劇本,體驗一把戶外生存實戰……
自然災害區體驗空間模擬 場景設計圖
在這些場景中,孩子們可以拿到各種“劇本”,比如戶外登山遇險、發生溺水等危險情況該如何應對,發生火災時,在初次發現到等待消防員來到之后,如何更好地掌握逃生技巧,以更加“實訓”的形式進行真實的演練和培訓。
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副總經理郭寧介紹,該項目作為“河南新華文化創意園”重要子項目之一,是以應急安全職業培訓教育、工傷預防宣教培訓、中小學生安全科普研學、國家安全教育等為業務發展條線,打造集應急職業培訓、工傷預防宣傳、安全課程研發、沉浸體驗互動、安全研學教育和數智分析平臺等“六位一體”的綜合專業空間場景。該項目一期規劃10000㎡,預計2025年10月建成。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林疆燕表示,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通過打造內容立體化、服務課程化、運營數智化、表達場景化、產業生態化、管理科學化,覆蓋全民、全周期的公共安全教育生態體系,深度賦能我省乃至全國的公共安全應急教育事業,為文化繁榮、社會安全、教育提質、人才培養不斷注入強勁的出版動能。
力爭建成中國一流的安全教育實訓基地
縱觀國內,類似的安全教育場館并不少見。郭寧透露,自項目立項以來,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和省應急管理廳、省人社廳、省地質局相關人員多次組團,對北京、上海、成都、常州等地的公共安全教育類場館、基地進行實地調研。
在郭寧看來,外地的場館各有特色,比如北京市海淀區安全教育館,長期與國際接軌,為不同情況任務賦予了“故事體驗”的概念;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實訓基地,是亞太地區最大也是國內首個公共安全綜合實訓基地,建有綜合演練館、多媒體動漫訓練館、4D模擬體驗館和智能管理實訓館;深圳市現代安全實景模擬教育基地,可根據需求進行專業的安全知識深化培訓。
“通過調研,我們對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郭寧說,河南省公共安全應急教育綜合實訓體驗場館按照“立足省會、輻射全省、瞄準全國”的思路,以傳播安全教育、培養安全意識、提高綜合安全素養為核心目標,打造一個以全年齡段為服務客群的“安全教育體驗空間”,力爭建成中國一流的安全教育實訓基地。
河南省社會保險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魏連升認為,這種“以體驗促教育、以實踐強能力”的模式,既能有效降低工傷事故發生率,更能推動市場主體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助力構建“人人懂安全、人人會應急”的社會共防共治格局。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慶表示,該項目是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為服務應急安全教育打造的集課程學習、沉浸體驗、研學實踐等于一體的空間場景,是集團創新突破行動的重點項目。未來,集團將充分發揮內容供給、創意策劃、傳播矩陣等資源優勢,積極推動場館建設和運營工作,全力打造“有多元場景、有現場實操、有課程內容、有專業師資、有數智評價”的“五有”基地,滿足河南公共安全應急教育的現實需求。
在項目啟動儀式上,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賈宏宇在講話中提到:“公共安全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深化‘文化 + 安全’的創新探索,打造現代化公共安全應急教育實訓基地,體現了國有文化企業的使命擔當。”
而作為家長的樊女士,得知這一場館開建的消息,表達了掩飾不住的激動:“特別期待,等開館了,一定會帶孩子來。”
(穆志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