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8 月 24 日,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60 歲的孫珩超身著囚服,身后的電子屏滾動著觸目驚心的數據 —— 他創立的寶塔集團通過財務公司簽發49522 張無真實貿易背景票據,涉案金額284.6 億元,未兌付金額171.29 億元。這位曾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寧夏首富,用 23 年構建的石化帝國轟然崩塌,留下全國125 座加油加氣站、45 億噸煤炭儲量和8500 名銀川大學師生的殘局。
曾問鼎寧夏首富、前銀川大學教授、寶塔集團創始人孫珩超
一、跨界狂人:從法學教授到民營石化教父(1997-2015)
1.1 破局時刻:收購南梁農場小煉油廠
1997 年的寧夏銀川郊外,37 歲的孫珩超站在南梁農場煉油廠的廢墟上。這座瀕臨倒閉的小廠,設備殘值不足200 萬元,卻是他押上全部身家的賭注。彼時的中國石化行業,92% 市場份額被中石油、中石化壟斷,民營煉廠需從陜甘寧油田收購散油生產,日均煉化能力不足500 噸。
孫珩超的破局策略精準而激進:
- 技術改造:投入800 萬元改造常減壓裝置,將輕油收率從32%提升至48%
- 政策套利:抓住 2001 年國家開放燃料油進口資質,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進口燃料油50 萬噸 / 年
- 產能躍進:2005 年建成寧夏首個500 萬噸 / 年煉化基地,單位加工成本比國企低23%
1.2 產融帝國:從石化到教育的跨界布局
2006 年組建董事局時,孫珩超已構建起龐雜的產業矩陣:
- 石化板塊:寧夏、珠海、新疆三大基地總煉化能力1950 萬噸 / 年,占民營煉廠7.3% 份額
- 教育板塊:銀川大學開設47 個專科及成人本科專業,累計輸送3.2 萬名石化技工
- 金融野心:2016 年獲批寧夏首家民營財務公司,次年票據融資規模突破200 億元
數據印證:
- 2015 年營收達524.78 億元,位列中國企業 500 強第306 位
- 持有原油進口配額668 萬噸 / 年,占民營煉廠總配額12.7%
- 布局全國23 個城市,資產規模637 億元,員工1.5 萬人
從法學教授到民營石化教父孫珩超創辦的寶塔集團
二、 票據黑洞:284 億融資背后的致命游戲(2016-2018)
2.1 財務公司:披著合法外衣的融資工具
2016 年 4 月,寶塔財務公司掛牌成立。這個擁有《金融許可證》的 "合法錢袋",在孫珩超操控下淪為瘋狂斂財工具:
- 票據魔術:虛構136 家殼公司偽造貿易合同,單日最高簽發票據127 張
- 利率暴利:貼現利率高達18%-24%,是同期銀行貸款利率3 倍
- 資金騰挪:84% 融資款流向地產和煤炭投資,僅 **16%** 用于主業
操作細節:
- 珠海基地用虛假原油采購合同套取37 億元,實際采購量僅為申報量21%
- 新疆煤化工項目虛報投資額58 億元,實際完成度不足40%
- 銀川大學校區建設資金中29 億元被挪用至三亞地產項目
2.2 崩塌前夜:171 億未兌付票據的連鎖反應
2018 年 7 月的兌付危機揭開冰山一角:
- 債務結構:短期負債占比78%,其中 **63%** 為高息票據
- 流動性枯竭:貨幣資金僅17.3 億元,受限資產達284 億元
- 多米諾效應:引發32 家銀行抽貸,47 家供應商停止供貨
關鍵轉折:
- 2018 年 11 月,孫珩超試圖通過質押85% 股權獲取50 億元紓困貸款失敗
- 珠海基地價值120 億元的原油儲備被法院查封
- 銀川大學教師集體討薪,引發社會關注
票據黑洞:284 億融資背后的致命游戲
三、司法鐵幕:票據詐騙罪背后的資本暗網
3.1 家族操控:孫氏父子的權力金字塔
司法文件揭露的犯罪網絡令人震驚:
- 孫珩超:實際控制23 家核心企業,通過5 層嵌套架構隱匿資產
- 孫培華(長子):分管財務公司,直接審批214 億元問題票據
- 親屬網絡:侄子孫崢掌控15 家殼公司,妹夫王高明負責資金洗白
利益輸送:
- 通過香港離岸公司轉移23.7 億元至海外賬戶
- 以咨詢費名義向親屬控制企業支付9.8 億元
- 購置私人飛機、游艇等奢侈品耗資6.3 億元
3.2 司法審判:284 億騙局的終局清算
2021 年 12 月法院判決顯示:
- 刑事處罰:孫珩超被判有期徒刑18 年,罰金5 億元
- 債務處理:寶塔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確認債權人2143 家,債務總額587 億元
- 資產處置:拍賣珠海基地、銀川大學校區等資產回籠127 億元
行業震蕩:
- 引發銀保監會整頓民營財務公司,注銷7 家違規機構
- 國家發改委收緊原油進口配額審批,民營煉廠配額削減35%
- 票據市場監管新規出臺,要求貿易背景審查穿透至第四層交易
司法鐵幕:票據詐騙罪背后的資本暗網
四、廢墟之上:寶塔崩塌的三大警示
4.1 產融結合的致命誘惑
寶塔案例揭示的產融困局:
- 財務公司票據融資成本比債券高11.2 個百分點
- 2016-2018 年融資款中 **82%** 流向非主業
- 跨界地產、金融導致凈資產收益率從15.7%暴跌至-23.4%
4.2 民營煉廠的轉型之殤
行業數據顯示:
- 2018 年民營煉廠平均產能利用率僅64%,較國企低21 個百分點
- 地煉企業資產負債率中位數達82%,超警戒線17 個百分點
- 獲得進口原油配額的32 家民企中,9 家已陷入債務危機
4.3 政商關系的尺度之困
孫珩超的政商網絡圖譜:
- 擔任11 個全國及地方政協、工商聯職務
- 6 家國有銀行省級分行建立 "戰略合作"
- 累計獲得政府補貼27.3 億元,稅收優惠58 億元
寶塔崩塌的三大警示:產融結合困局、民營轉型、政商關系
尾聲:塞上石化夢的破碎與重生
站在寧東能源基地的廢墟前,曾價值45 億元的加氫裂化裝置正被拆解。這些鋼鐵巨獸的殘骸,與 200 公里外銀川大學空蕩的教室形成殘酷對照 —— 那里曾走出1.2 萬名石化專業人才。
在法院拍賣清單中,一本 1997 年的《創業與思考》以5200 元成交。扉頁上孫珩超的親筆題詞 "實業報國" 墨跡猶新,而書頁間的票據草稿,卻成為 284 億資本游戲的最佳注腳。當重整管理人宣布 "寶塔" 品牌作價3.2 億元出售時,這個曾位列中國制造業 138 強的企業,終以不足巔峰時期 **0.6%** 的價值謝幕。
這場持續 23 年的商業悲歌,在西北荒漠的風沙中漸漸湮滅,唯留一紙判決書上的數字,警示后來者資本狂飆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