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西藏阿里深處,札達縣的東嘎皮央遺址靜靜躺在土林的懷抱之中。它不僅是古格王朝時期的重要遺址,更是研究西藏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當我夜宿札達,并且規劃第二天大致路線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以前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地方。因為正好要往新疆方向走,見只需要繞道幾十公里,走段回頭路就能探秘,自然便毫不猶豫地把它納為沿途必打卡景點。
稍作“功課”,這個“東嘎皮央”其實是兩個村子(分別為東嘎村和皮央村),遺址則包含豐富的佛教藝術和歷史文化,分布在它們四周的土石山崖上,擁有數以千計的洞窟、精美的壁畫和古老的寺廟。這里的石窟群也是國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之一。
近年來,隨著自駕游愛好者越來越多,東嘎皮央遺址也漸漸從鮮為人知變得有了些名氣,到此游玩的旅行者也是越來越多。有趣的是傳聞中這里的壁畫因為“內容豐富,包括佛像、菩薩像、佛傳故事等,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以前通常是被鎖在石窟內不允許外人觀看的,想要破例只有找到村長,付50元開門費才行。
不過很明顯,這種傳言中的情況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因為等我抵達目的地,在遺址前的山腳下已經建有嶄新的廣場和售票處,雖然游客中心不大,但也已經形成比較現代化的規模。正好我停車的位置旁邊就是民居“兼職”的商鋪,跟熱情的當地人兼老板一問便知。原來東嘎皮央遺址現在已經需要買票才能上山,價格也是50元,不過比起以前免費爬山,如今可以自由出入對外開放的石窟欣賞壁畫,倒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遺憾的是等我航拍一圈后,就發現這個遺址已經開發得相當成熟,儼然已經失去了很多古樸的韻味,特別是在上下山的臺階泥路兩邊,每隔幾米就矗立著一根非常刺眼的白色電線竿,還都帶著太陽能板,跟環境著實有點不搭。不禁讓人心生感慨:“看來這里早已被旅游開發得‘深入骨髓’了啊”。
于是一邊抱怨路燈裝得太多,一邊繼續向老板打聽,得知這兒的商業化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目前無論住宿還是餐飲,他和東嘎皮央的村民們都能提供。雖然不準備在此逗留,還是多嘴問了問價格。倒也不貴,住民宿只要70元一晚,見我表情平淡,還主動降到60,留意到他熱切的眼神,我實在有點過意不去,只得直言“自己要趕路,不會在這里住宿的”。好在老板的態度雖然變得冷漠了一點,但也沒有狠心把我從他家門口推走(他家門前擺著攤,上面有遮陽棚),善哉善哉。
在感嘆“東嘎皮央遺址的商業化真快”的同時,不可否認這樣的旅游開發也確實讓更多的游客有機會了解這片古老的土地,感受它的歷史與文化,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像我隨緣遇到的村民都可以互相用普通話無障礙溝通,相信很多跑過318、219的朋友都會感到意外吧?
最后再來吐槽一下想要進入東嘎皮央需要征服的海拔4000多米,幾十公里山路,其實都很有挑戰性哦?!第一關,純上坡的連續發夾彎,普通車輛極易發生高反,像我的摩托車好像從第二個轉彎開始就變得“有氣無力”了,等到上面平緩路段才逐漸恢復。
第二關,連續的發夾彎和“S”形彎外,后半段以下坡為主,需要在土林中穿梭,變道坡度也大,比較驚險,注意慢行,中途會有野生小動物出沒,我就遇見一只小羊羔大小的死兔子,不知道為什么沒人撿,下車湊近看了下,感覺已經發臭了還有很多蒼蠅叮著。
當然,如果從札達縣出發,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我這條是近路,另一條得經過一段565國道,然后也是在土林地貌中穿梭,想必路況也不會好到哪里去,但如果時間足夠,正好此進彼出走環線,倒也是不錯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