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的世界中若說草書的藝術最高,但是它的辯識度卻是最低的。而最接近于平民和通讀性最強的且又富有藝術性的字體就當屬行書了吧,但是行書對于初學者而言而不是輕易就能入門的,想在楷書過渡過行書,其實有還一種就是行楷。
它是介于行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他即有行書的快感又有楷書的嚴謹,是我們從楷書過渡到行書最好的一種方式。
而趙孟頫的行楷就最為被世人所推薦,時有人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楷,而在他的眾多法帖中我認為此帖最佳,那就是他的《歸去來兮辭》,此作用筆極為精妙,無論是起筆、運筆還是收筆都清晰流暢,感受不到闐半點的拖泥帶水。
所以我們學行楷從他的這帖入手,將其學精學透,我們也就能出師了。此作原是陶淵明所寫下的一篇賦,這篇課文我們還曾讀過背過呢。他講的是作者也就是陶淵明宣泄自己對官場的厭倦,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我們在課本上也曾學到陶淵明在晚年非常向往田園生活。
他辭官歸隱,字里行間透著對官場的厭惡和田園生活的熱愛。“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這句喊出了多少人內心對自由的渴望,我們仿佛看到他急切歸家的畫面。
他的語言很樸素,但意境深遠。“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簡單的動作描寫,就勾勒出悠然自得的隱士形象。句式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在韻律中展現田園生活的美好。文章圍繞“歸”展開,從想歸隱,到歸途、回家后的生活,最后講人生感悟,層次清晰。結尾的感慨,讓我們思考生命和生活,不盲目追求功名,堅守內心。
而此篇文字在趙孟頫的筆風之下顯得更為動容,他的行書夾帶著些楷意,他用筆極為精妙,無論是在起筆、運筆還是收筆之上都清晰可見的流暢,收筆時更是干凈利落,形態優美且富有節奏感。趙孟頫則是將此詩的韻味通過書法也給表達出來了。
或許這也是他所向往的生活吧,于他而言每一次書寫都是一次對心靈的慰藉,他在此作的表達上將自己的無奈、向往和掙扎都傾注到了其中。在南宋被元所滅之后,他選擇了入仕元朝,這一舉動也是讓他背上罵名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此世人評他的書法為無骨俗媚之作。
為此我還專門制作了一本在線可隨時查看的單字米字格字帖。點擊下方小程序進入即可!
但于仕途中之他并非一帆風順,而是過著如履薄冰的生活,所以他也一直渴望解脫,向往陶淵明詩中那種自由隨性的生活。他在此作中用筆外貌圓潤,給人一種柔和溫潤之感,而又蘊含立夏堅韌的筋骨。筆畫看似圓潤,實則骨力十足,此作也證明了他的字并非無骨的俗媚之作。
趙孟頫曾多次抄寫《歸去來兮辭》,現如今已知的存世真跡中就有三件,分別藏于上海、湖州和遼寧省的博物館之中。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