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第108條
第108條條文: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關于這一條條文,歷代醫家的解讀是琳瑯滿目,見仁見智。有一些醫家直接就說,這個108條和109條兩條條文完全就是錯的,根本就不該出現在這里。甚至有人說,醫圣張仲景針灸方面水平不怎么高,沒有他開藥的水平高,各種各樣的評價都有。
但是我們要明白一件事,直到今天,期門穴在醫學史上的首次記載,竟然就是出自于《傷寒論》。而且還根據《傷寒論》所載的關于期門的治療法則,后世醫家都引用了這個穴位。
108條的肝乘脾,109條的肝乘肺,以及熱入血室刺期門等等,全部來源于《傷寒論》。按照這個說法,期門是在《傷寒論》里首創,那誰說仲景不懂針灸呢?
108條直譯過來:患者感受了風寒邪氣,或者說患了傷寒,出現腹部脹滿,譫語,寸口脈象浮而緊,這是肝木克脾土的表現,這種現象叫縱,應該用針刺期門穴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那么問題來了。“傷寒,腹滿譫語,”如果從六經的角度分析的話,腹滿是典型的太陰病的臨床表現,而譫語是陽明病的臨床表現,所以腹滿是太陰脾,譫語是陽明胃,這不就是脾胃嗎?所以從六經的角度,可能是太陰病,陽明病。從臟腑的角度就是脾和胃。
但是,太陰病的脈和陽明病的脈都不是浮緊,所以說這叫脈證不符。而根據《辨脈法》: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因此,寸口脈的浮而緊就是脈弦。這個寸口不是寸關尺的寸口,而是指寸口和人迎這樣對比的,是指手部寸口的三部脈象是脈弦的意思。它既不是頸部的脈,也不是腳上的脈,而是指寸口手上的脈。這個寸口是指這個意思。
那么問題又來了,脈弦按照六經的角度去看的話,是少陽病。我們分析到這里,就發現腹滿是太陰病,譫語是陽明病,而脈弦是少陽病,也就是說太陰病和陽明病的臨床表現,而出現了少陽病的主脈,那怎么辦呢?
緊接著仲景說,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肝乘脾是個啥意思啊?肝屬木,脾屬土,這是從五行的角度來講的木克土。如果木太旺,它就能乘脾,這種情況仲景稱之為縱。縱有兩種解讀,一,縱者順也,就是肝木本來是克脾土的,肝太旺了,欺負脾土太狠了,這種情況叫縱,順克為縱。還一種解讀叫什么?叫縱橫無度,或者說放縱無度,也就是肝太旺,由于太旺克土,就把土欺負的更厲害了。這種情況仲景沒有用方藥,直接說刺期門穴。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說前面的腹滿譫語是太陰病和陽明病,脈象又是少陽脈,從六經的角度已經沒有辦法去分析了。而仲景突然來了肝乘脾,就是一個臟腑辨證。《傷寒論》是以六經辨證為主的,但是在《金匱要略》里面臟腑辨證的這個體系基本已形成。《傷寒論》的條文里面出現了有六經的癥狀,而用了臟腑辨證的術語,而且還沒有給方藥,直接給了個穴位——期門。108和109是一樣的,都是和其他條文好像不同,正是由于這條條文與其他條文的不同,于是有的醫家說,要么是脫簡,要么就是后世醫家寫上去的,各種各樣的猜疑都有。但是我們要知道,《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本來就是一本書,在《傷寒論》里出現一些臟腑辨證的內容也很正常。
這條條文我們如果用六經去理解就很麻煩,如果我們把六經轉化成臟腑辨證的角度去分析,那就很容易了。
怎么轉化呢?弦脈為少陽病,但是在臟腑辨證里弦脈卻是肝膽病。但是這里的肝病和六經里的厥陰病是完全不同,因為厥陰病的脈象不是弦的。厥陰病、太陰病、少陰病,三陰病的脈象都是弱脈,不可能出現弦脈,至少厥陰病的主脈不是弦脈。所以仲景這里所說的肝乘脾的肝絕對不是厥陰肝,而是指臟腑的肝。
臟腑辨證是以什么為核心呢?臟腑辨證是以肝、心、脾、肺、腎,木、火、土、金、水,是按照五臟為中心的,而臟與腑又相表里,肝病和膽病都可以出現弦脈,所以弦脈主肝膽病。這里的脾僅僅就是脾嗎?非也。我剛才已經說過了,臟腑辨證是以五臟為中心,以臟為主,以腑為輔,這里的脾當然可以指脾胃。所以這里的肝乘脾我們基本上可以把它認為是肝膽木氣,放縱無度,克犯脾胃中土,是肝膽來乘脾胃,應該是這樣去理解。
脾是陰土,而胃是陽土,因為臟為陰,腑為陽。既然胃為陽土,胃就容易傷津化燥,胃旁通于心,胃熱上擾心神,就會出現譫語。脾為陰土,脾是主運化的。如果脾這個陰土被肝木所乘,則會出現運化失司,因為脾主大腹,那么腹部的氣機就會壅滯。氣機壅滯就會腹滿。所以腹滿是陰土(脾的癥狀),譫語是陽土(胃的癥狀),都是肝膽乘脾胃之土(造成的),這么理解的話,就毫無破綻。
期門穴本身是在期望,在等待著有東西來,它是空虛的。當肝膽的木氣放縱無度的時候,現在肝膽木氣太旺之后,在經絡上它就會在期門穴停聚大量肝膽木氣。怎么辦?泄期門。將期門穴刺了,讓它仍然回到原來的狀態,肝膽木氣被泄,所乘之脾胃的癥狀,當然就能迎刃而解嘍。
因為期門穴在乳頭直下兩寸,這個地方不能深刺,刺這個穴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熱入血室的時候,甚至用期門穴放血的方法來瀉肝經之熱。由于期門穴這個地方不方便去刺,它就在乳房下面,特別作為女性朋友,如果說害羞的話,這個地方刺起來也就不方便,因此后世醫家就長期刺太沖來代替期門。
如果用方子來替代這個期門的話,那么用什么方呢?如果是肝郁乘脾出,出現了拉肚子,肚子還疼的這種情況的話,后世醫家有個方子叫痛瀉藥方,是可以治療肝乘脾的;如果是說肝氣旺,形成肝郁脾虛的話,可以用逍遙丸;如果肝郁脾虛化火的話,也可以用丹梔逍遙丸。
這條條文,我們從臟腑辨證的角度去剖析六經病的這個臨床表現和脈象的話,可以說是一覽無余,這里不存在什么錯簡、漏簡、脫簡,只是有些人傷寒的六經辨證和臟腑辨證不能夠靈活轉化而已。如果能靈活轉化,這108條何其簡單呢?!
2、其他醫家的解讀
我們看一下《醫宗金鑒》,他說:傷寒脈浮緊,太陽表寒證也。腹滿、譫語,太陰、陽明證也,欲從太陽而發汗,則有太陰、陽明之里,欲從太陰、陽明下之又有太陽之表,主治誠為兩難,故不藥而用刺法也。雖然,太陰論中,太陽表不解,太陰腹滿痛,而用桂枝加大黃湯,亦可法也。此肝乘脾名曰縱,刺期門,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也就說《醫宗金鑒》從六經的角度去剖析,搞不清楚了,直接就說,這個文字,肯定有遺誤。
而柯琴在《傷寒來蘇集》里有這么一句話,他說:刺期門以瀉之,庶不犯厥陰汗下禁。說明他根本就沒有把臟腑辨證的肝和厥陰病肝分清楚。
至于曹穎甫在《傷寒發微》里面說了太多,我這里就不想念他的這一大段了。他為了說刺期門這兩節是有問題的,他列舉了好幾條,此其一可疑也,一直到六可疑也。說了一大堆,無非就是自己在臟腑辨證和六經辨證之間不能夠靈活變化或轉化而已。
期門具有健脾疏肝,理氣活血的功效,它可以治療胸脅脹痛、腹脹、嘔吐、乳癰以及胃神經官能癥、腸炎、胃炎、膽囊炎、肝炎、肝腫大等等,還能夠配合其它穴位治療心絞痛,癃閉、遺尿、肋間神經痛、腹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腎炎、高血壓等等。
我們隨便舉幾個例子。比方說期門配肝俞、膈俞可以活血化瘀疏肝,能夠治療胸脅脹痛或者胸脅刺痛;配內關、足三里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治療肝氣犯胃的呃逆;配陽陵泉、中封,具有疏肝利膽的作用,可以治黃疸。
關于期門,我們就先講到這里,因為下一條109條還要講的,所以我們今天就不講那么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