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都市頻道報道了
女子一萬多買的足金手鐲
竟變成“金包銀”的事件
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一度沖上全國熱搜
(回顧:一萬多買黃金手鐲竟是“金包銀”?)
后續山東警方偵破
系列“金包銀”詐騙案
3名犯罪嫌疑人網購真黃金后
退貨造假的同款“金包銀”
對多家店鋪實施詐騙
涉案金額巨大
進一步引起網友對“金包銀”的關注
為何“金包銀”能夠冒充足金
甚至騙過品牌專柜?
都市大先生3.15重磅調查
全國最大黃金批發市場
——深圳水貝市場
金包銀“以假亂真”產業鏈
在深圳水貝市場中
記者發現除了正規售賣“金包銀”的店鋪外
還有多家可以在金飾上打鋼印的店鋪
品牌名稱、“足金999”等文字隨便打
有些店鋪還售賣全套品牌包裝盒
像“周大福”、“老鳳祥”
這樣的知名大牌金店
一套包裝盒最低僅需8元
為個人購買的黃金打品牌鋼印
這種行為真的合規嗎?
店員坦言
一般是違規的
但有人提出要求了也給打
記者購買了幾件“金包銀”首飾
在深圳水貝市場分別打上
“周大福”、“周生生”、“老鳳祥”
這幾種品牌的鋼印
并配齊對應的包裝盒
隨后來到這三大品牌專柜門店
以黃金回收為理由
請專柜店員對首飾進行鑒定
經過多家走訪
“周大福”和“周生生”專柜店員
都看出了鋼印“一眼假”
但“老鳳祥”店員
僅憑外觀并沒有發現異常
被成功“欺騙”
記者又帶著這三件首飾
來到專門回收黃金的店鋪咨詢
有些店鋪老板
經過外觀檢測和簡單儀器測量
也未能發現“金包銀”的本質
看來
想把“金包銀”偽裝成足金流入市場
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記者將該情況
反映給了當地市場監管局
除了“金包銀”外
市場上也有很多“鍍金”飾品
“金包銀”和“鍍金銀”
按理說不是同一種產品
但深圳水貝市場柜員透露
市面上大部分“金包銀”
其實都是用了“鍍金”工藝
記者來到售賣鍍金設備的廠家
老板極力推薦記者做
“鍍金銀”的源頭供應商
她說實際含金比例2.5%的手鐲
可以按照含金5%去售賣
這種虛標含金量的行為
也被稱作“偷金”
記者在電鍍廠和“金包銀”工作
購買了5件鍍金飾品
選擇其中3件來到店鋪要求提純
最終只提出1.02克黃金
但這3件首飾標注的含金量卻是1.68克
被廠家“偷走”了40%
合算下來這些首飾黃金克價達到了上千元
已經超過了目前的市場金價
“業內人士”稱
“偷金”是最掙錢的
電鍍廠幾乎百分百“偷金”
曾有人購買鍍金設備后
2個月賺了4000多萬
對于有沒有人用“金包銀”
冒充純金搞詐騙
工廠老板坦言
膽子大就可以搞
外層金子包厚一點檢測不出來
鍍金厚度機器可以控制
根據他們測試
鍍5克金就能逃過檢測
并且有人正在拿這種鍍金飾品當真金賣!
線下購買的鍍金飾品尚且不保含量
線上只會更加“瘋狂”
記者來到被稱為首飾之都的
廣東省海豐縣梅隴鎮
飾品店老板告訴記者
網上很多號稱“999”金飾
主要成分都是銅
“999”就是隨便打上的
消費者想靠附帶的檢測證書確認含金量
更是不靠譜
因為檢測證書發個圖片就能打印
想標多少都可以
記者在鎮上買了幾個銅手環
每個價值13元
請工廠做電鍍金
打上“足金999”鋼印
附帶檢測證書
全部成本只需19元
一套“足金999”手鐲就做好了
經過正規質檢
記者做的這幾個鍍金手環
實際一點金都不含
這樣的仿金產品卻正在打著
“保真”的擦邊球
賣給想要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
無論“金包銀”、“鍍金”還是“仿金”
買回家自己佩戴無可厚非
但追求保值還是建議選擇足金飾品
更別想打歪主意“以假亂真”
建議大家在挑選黃金飾品時
盡量到正規專柜或專賣店購買
切勿貪圖便宜
以免上當受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