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有個在國企上班的朋友跟我吐槽,說他都上班半年了,還沒把單位的高層領導認全。
他挺納悶,怎么他們單位的副總級領導這么多,每個人的分管業務都分得特別細。
他還問我,現在的央國企是不是普遍都是這種情況?
哎,說實話,雖然這種情況不完全是央國企真實寫照,但在某些領域的國企確實很大程度上存在這種問題。
你可能要問,國家難道不管管嗎?
其實,國資委也經常喊話,說要“能上能下”,要“優化結構”,還要“瘦身健體”。
可每次聽到這些口號,基層的員工心里都直打鼓,為什么呢?
因為這些年,央國企的“瘦身”行動似乎都集中在基層了,領導層的人數反而沒見少。
這就像咱們小區門口那棵大樹,園丁年年說修剪,結果每次都是剪剪樹枝葉子,粗壯的枝干還是一動不動。到了第二年春天,樹還是長得郁郁蔥蔥,甚至比去年還茂盛。
- 央國企的“大樹病”是啥樣的?
我有個讀者留言說,他們單位一百來號人,光科級干部就有七八個,再加上其他級別的領導,十幾個都不止。這還不算上面來的各種條條框框的管理人員。你說這央國企怎么就成了這樣?
就像是棵樹,上面枝繁葉茂,全是“官”,下面呢,細胳膊細腿,全是“兵”。更夸張的是,上面還在不停地長出新枝杈!
- 為什么會“枝繁葉茂”?
我就像問園丁為啥樹會長成這樣,園丁說了句實在話:“營養太好了唄!”央國企的“營養”都去哪了?
先是有個部門覺得人手不夠,得加點料,結果一個部門變成了三個部門。再來個領導,覺得隊伍不夠壯大,得擴擴編,結果一個崗位變成了一個科室。最后呢,樹根吸收的營養全長到“官”身上去了,基層的員工越來越瘦。
- 誰在給這棵樹“澆水施肥”?
說到底,是“帕金森定律”在作祟。一個領導覺得自己不太行,有三種選擇:
讓位給能人?那不得把自己比下去了。
找個高手來幫忙?人家比我強咋辦?
提拔兩個比自己還不行的?這個可以!
再加上“關系網”的滋養,老孫家的孩子畢業了,老趙家的兒子轉業了,老劉家的親戚想進來工作了……于是,樹上掛的不是果子,全是官帽子。
- 該如何改變現狀?
說實話,這事兒真不好辦。就像園丁修樹一樣,上面領導說修枝,誰敢剪主干?只能剪剪邊邊角角,做做樣子。央國企也是這樣,動誰的奶酪都不行,誰來開這個頭?誰敢第一個站出來?
但不修能行嗎?再這樣長下去,上面全是枝干,下面細得都要折了。
- 有沒有“救樹”的法子?
我又問園丁這樹要怎么修才能長得正常點,園丁說:“得從根上管,不能光剪葉子。”
我琢磨了一下,覺得這話挺有道理。
首先,得治“根”。該合并的部門得合并,該撤銷的職位得撤銷,別光讓基層“瘦身”,領導層也得動一動。
其次,得控“枝”。不是一味地封官加爵,而是能者上庸者下,讓能力和職位匹配起來。
最后,得養“葉”。基層得有人干活啊,資源得向一線傾斜,讓樹長得自然點。
啥時候央國企真能把這棵歪脖子樹修直了,那才是真正的“能上能下”。咱們這些基層員工啊,也就不用每次聽到“瘦身健體”的口號就心里打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