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凡是在職場的,都想往上爬。
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比如我的同學老劉。
老劉和我一個單位,老劉在我們單位干了二十多年,一開始只是個小科員,后來慢慢升到了科長的位置,不過后來又主動退回到了普通員工的崗位上。
我好奇地問他,到底咋想的,心里有沒有覺得遺憾?
他嘿嘿一笑,擺擺手說,真的一點都不后悔。
這事兒說來還挺逗,當初他是被領導硬趕鴨子上架當的科長。那時候,科長的活兒又多又雜,工資也就比普通人多那么一點點,大家都不愿意干。
干了一段時間后,他覺得實在是太累了,就主動跟領導說,想退下來歇歇。
領導一聽就急了,說:“你這是何苦呢?好不容易爬到這個位置,就這么放棄了?”
老劉卻笑了笑,說:“我是真的累了,想過點安穩日子。”
現在的他,那日子過得叫一個悠閑自在。
每天早上八點半到單位,先泡上一壺好茶,拿起手機刷刷新聞,等領導來了再開始一天的活兒。
中午十二點一到,準時收拾東西去食堂吃飯。下午五點半,打卡下班,回家享受私人時光。
老劉跟我說,在單位里,過得最舒服的人,往往不是那些當領導的,也不是靠關系進來的。
而是那些懂得守規矩的人。
什么叫守規矩呢?
就是什么時候該來上班就來,什么時候該下班就走;領導安排什么任務就老老實實去完成,不該打聽的事兒不問,不該多嘴的話不說。
我好奇地問,那你這樣豈不是顯得很孤僻?
他搖搖頭說:“別看我不太參加同事的聚會,但基本的禮貌我還是有的,見到同事總是笑臉相迎,能幫的忙也從不推脫。”
老劉在單位這么多年,見過太多辦公室里的風風雨雨。
有的人一門心思鉆營關系,天天圍著領導轉,請客送禮,結果就因為一句話說得不對,得罪了某位大佬,直接被發配到偏遠的地方去了。
有的人喜歡摻和八卦,覺得自己挺吃得開,結果一不小心站錯了隊,被排擠得連午飯都沒伴兒一起吃。
還有的人工作特別拼命,加班加點,主動攬活,想在領導面前好好表現。可惜領導并不領情,反而覺得這人不懂分寸,過于張揚。
老劉說,現在的年輕人啊,總覺得在單位里得八面玲瓏,處處搞好關系,其實大可不必。
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該配合的時候配合,該獨立的時候獨立,這才是最穩妥的。
前幾天,單位里來了個新同事,天天抱怨工作無聊,總想著法子表現自己。
老劉就勸他說:“單位啊,就像個大池塘,你得學會做一條悠閑自在的魚,別總想著興風作浪。”
池塘里的水挺舒服,你又何必總想著往外跳呢?
年輕人一聽就不樂意了:“那這樣豈不是太沒追求了?”
老劉笑了笑,說:“你誤會了,追求當然要有,但方向得對。”
工作之余,你可以做很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討好領導和經營關系上。
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享受這份工作帶來的穩定感。
很多人總覺得在單位里得處處顯示自己的存在感,其實,最好的存在感就是:該來的時候來了,該走的時候走了,該做的事都做完了。
這樣的人,反而讓領導最省心。
因為領導最怕的就是手底下有個不省心的,天天給他找麻煩。
所以你看,這些年,單位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領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劉。
為什么?
因為他靠譜啊!
交給他的事兒,從來不用操心,既不拖延,也不出錯。
這就足夠了。
老劉說,在單位這么多年,他最大的體會就是:別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該上班的時候好好上班,該下班的時候準時下班。
工作認認真真地完成,但別過度投入,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同事之間,保持禮貌客氣,但別太熱情過頭。
領導安排的事兒,盡心盡力去完成就好,別總想著超越領導的期待,給自己找不痛快。
這樣的人,往往能在單位里活得最滋潤。
因為他們既不會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談資,也不會陷入辦公室政治的漩渦里。
他們就像池塘里的魚一樣,安安靜靜、自由自在地游著,享受著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和舒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