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有位朋友信誓旦旦地跟我說,債牛要結束了!
我問,為什么這么篤定?可是有內幕消息?
她說:核心邏輯就是——我進場啦!
2月6日,這朋友終于抵擋不住債牛的誘惑,大買了幾筆純債基金。
這位次次投資次次虧的朋友,再次,一語成讖。
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已升至1.9%上方,較年初1.58%的低點上漲了約30bp。
債券收益率上升,對應的是債市走弱。
今年以來,截至3月11日,剔除票息的中證綜合債凈價指數跌了1.47%,這跌幅在債市里,稱得上是一場“龍卷風”了。
(數據來自:Choice)
持有債基、銀行理財產品的朋友,苦不堪言。
據Choice數據,今年以來,近62%的短期純債型基金在虧錢,有幾只虧損幅度甚至在1%以上。中長期純債型基金,虧損比例更是達到85%。
3月3日-7日這一周中,現金管理類理財、固收類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87%、3%,環比分別降0.01pct、0.04pct。理財產品單位凈值破凈率2.06%,環比降0.15pct。
以前發了工資就愛買債基、銀行理財產品的朋友,現在也彷徨了,寧可咬咬牙買收益率如雞肋般的貨基。
調整來得如此迅猛,債牛,真的結束了?
我們先來看看,到底是哪路神仙給債市按了“下跌鍵”。
資金面收斂,是公認的罪魁禍首。
首先是春節前,2025年跨春節央行未進行降準操作,“14D 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MLF 回籠”合計投放體量在3.5萬億附近,僅覆蓋年末同業存款外流的缺口3.3萬億。
春節后,央行公開市場回籠,逆回購余額壓降1萬億左右。
2月中旬,在稅期走款(銀行需提前準備資金,應對繳稅走款)、MLF及買斷式逆回購到期等多重壓力下,銀行體系資金壓力明顯放大,DR007上行至2.33%的月內高點。
DR007,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銀行之間互相借錢的資金成本。DR007上行,便說明資金價格不斷走高,資金面偏緊。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注:單位,%)
其次,由于1-2月經濟表現不錯,2月制造業PMI回升至了50.2%,超出市場預期。
市場因此對貨幣政策寬松節奏步入猶豫期。
就在大家糾結時,潘行長在3月6日的記者會上,恰好又提到“擇機降準降息”。
市場認為,“擇機”二字表明央行可能對現狀比較滿意,短期內或許就沒有降準降息的緊迫性了,未來“還降不降、到底啥時候降”,成為一大擔憂。
可以說,資金面收斂、市場對寬松貨幣政策預期的改變,是債市調整的主要原因。
去年底搶跑降息,也是本次債市調整的一大原因。
12月9日,重要會議對貨幣政策定調為“適度寬松”,債市迎來一場狂歡。
十年國債利率從12月9日的1.92%,回落至今年1月6日的1.60%,累計下行約32bp(債市走強)。
按招商證券的說法,可以近似地認為債市已經搶跑定價了30bp左右的降息幅度。
銀行、基金、保險機構瘋狂買債,引來監管三番五次警告,我們在《》里已經分析過。
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今年的漲幅。就像股票的估值太高了,回調是必然的。
現在我們知道,本次調整主要受資金面收斂、對寬松貨幣政策預期改變,以及年底搶跑降息“拔高估值”導致的,而非基本面的反轉。
要知道,短端收益率受資金面影響是比較明顯,但長端收益率看的還是基本面。
換言之,本輪債市調整,只是短期行為,并未能撼動長期趨勢!
在大家對債市恐慌之時,機構在想什么、干什么呢?
據貝殼財經,近期,銀行存款利率再度出現長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的“倒掛”現象。
部分銀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已與1年定期存款利率相同,甚至更低。
比如工行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中,5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55%,低于其1.90%的3年定期存款利率。
招行某款產品,存5年定期的年化利率為1.55%,而該產品1年期存款年化利率為1.60%。
這就說明,銀行預判存款利率將繼續下行,因此主動減少吸收利率較高的中長期存款,否則未來利率降低的話,難以支撐較高的利息。
從理財機構行為看,3月3 日-7日,理財維持凈買入債券,主要增持利率債141億元、信用債111億元。
買債,買債,還是在買債!
這些都指向一個明顯的結論,金融市場已在為新一輪貨幣寬松定價!
機構為什么會認為要繼續寬松?
看債市趨勢,要盯緊基本面。
這里不需要再去羅列各種經濟數據,大家想一個問題就行了。
不久前,大家都在討論報告中提到的,將通脹目標從3%調到2%,這意味著什么?
中金固收團隊提到很關鍵的一點:
下調通脹目標反映政策在逐步適應當前低通脹環境,當前國內居民收入預期偏弱,通脹弱勢局面或將延續一定時間,而走出低通脹則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共同發力。
低通脹,簡單來說,意味著大家不愿意花錢,需求弱,因此產品價格上不去。引發的問題就是,企業利潤低,不愿意擴產。
我們一直說,經濟要起來,消費一定要先起來,畢竟解鈴還須系鈴人。
而怎么才能刺激消費呢?
樓市,短期內指望不上,因為目前樓市雖然有回暖,但更多是局部現象。提高居民收入,短期內也難以實現。
更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從而降低居民儲蓄意愿,把錢花出去。
而當下貨幣市場資金價格和債券利率整體回升,顯然是不利于刺激消費的。
基于此,中金的預計是,3-4月可能會看到貨幣政策開啟新一輪放松,如降準降息等:債券收益率或將重新回落。
從歷史情況來看,春節后至兩會前降準落地概率或較小。2019年以來,只有2020年春節后至兩會期間有降準落地。
經歷了1-2月經濟數據開門紅后,后邊壓力可能會計較大些,在這之后有可能通過降準配合支持資本市場,并配合寬信用政策進一步發力。
可近期潘行長不是說“擇機降準降息”嗎?潛臺詞不就是說不知道什么時候降,短期內可能不降嗎?
大家好像忘了,去年底、以及1月初,央媽就連續兩次提到“擇機降準降息”。
當時大家可是把這稱為“最顯著的利好”,現在卻又把這看成是“可能不降了”的信號。
這種預期的分歧,更多的是“調整之下,看什么都是利空消息”的心態。
搞清楚其中邏輯,莫要因一時的虧損,就陷入自己嚇自己的恐懼中。
線條是很清晰的了,債市的短期調整固然讓人焦慮,但更多的是階段性擾動,而非根本性逆轉,債市上行的長期邏輯并未改變。
對于當下債市,我們依然只有四個字—每調買機!
真正的機會,往往藏在風雨之下。
如果想盡快的儲備應對策略,記得長按下方二維碼入群。
懂王后續又會有哪些招數?資本市場還有哪些機會?報告中透露了哪些方向?
公開場合不便多說,我們準備了以下福利,限時免費領取。
投資人必看音頻課、內部特供-高階視頻課、管清友吳小平等財經大V解疑直播!
長按進群,免費領取!
我們一起了解政策趨勢和經濟走勢,找到確定性機會!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