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歌的諸多分類里,悼亡詩許是最能見出詩人的心曲,也最讓人不忍卒讀的一種。
它以其一字一淚,如泣如訴,而讓人感到心靈的震顫。
提起悼亡詩,我們也許會想到"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蘇軾,會想到"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會想到"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的賀鑄。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晚唐詩人李商隱,以及他的一首不那樣著名,卻同樣深情綿邈、感人至深的詩歌——《暮秋獨游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這首詩應是詩人在妻子王氏去世后,在一個暮秋時節獨游曲江,忽憶起妻子,心中凄惻所寫。
李商隱的妻子王氏,是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千金。兩人初初相遇時,李商隱已是第五次參加科考,雖然高中,卻依舊寂寂無名。
可兩人終是走在了一起,從此,她為他洗手作羹湯,她為他燈下補衣衫。她甘愿放棄千金小姐的身份,只做他一人的妻。
而他則為她寫《東南》詩,想象自己每日如朝陽般,出現在妻子的妝樓前,看她梳妝,看她畫眉,看她倚著小樓,凝望遠方的身影。
東南一望日中烏,欲逐羲和去得無。
且向秦樓棠樹下,每朝先覓照羅敷。
他為她寫《馬嵬》詩,哪怕貴為天子,也未必就能擁有平常恩愛夫妻的幸福呀!如今我倆能平平淡淡相守,便已是莫大的幸運。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然而甜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就如同人生,快樂只如煙花一瞬,痛苦卻似流水不絕。
據李商隱詩中考證,大約在大中三年(849)春,王氏便已患病。而那時的李商隱又仕途不順,落魄返京。久別重逢的夫妻二人,想是無語凝噎。
大中五年春,李商隱在京和妻子度過了最后幾個月的光陰。至秋日,王氏便歿了。
由此,我們再來看這首詩的前兩句,便更能體味到詩人心中的沉痛遺恨。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荷葉本是無情的物,緣何會有人類的情感——“春恨”、“秋恨”。
那許是因著,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到了荷葉身上。詩人以荷葉的一“生”一“枯”,來暗示人生境遇的轉折。
荷葉生時,妻子尚且陪伴身側;荷葉枯時,妻子與自己已然天人永隔。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這兩句更是無限凄婉,仿佛詩人內心的自白。
只要身在人世,我倆的情意便天長地久地存在著;只可惜呀,你已長埋九泉之下,我心中縱有多少惆悵,也只能悵然立在曲江池頭,聽那流不盡的江水聲聲。
古人嘗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想來當真如此。情到濃處,便總是無情物化作有情癡,說不盡的惆悵心事!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