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玉杰律師;
做一輩子刑辯,防一萬人失足……
在故意殺人案件中,若被害人未在一審階段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二審階段仍可提出相關請求,但需遵循特定程序規則。以下是具體分析及法律依據:
一、二審階段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合法性
法律依據: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包括二審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若被害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亦可行使該權利。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九十八條進一步明確:若一審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二審法院可組織調解;調解不成的,應告知當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具體法條——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審期間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第二審期間提起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可以在刑事判決、裁定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二、二審階段的處理規則
1.調解優先原則
二審首次提出的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法院僅能組織調解。若調解成功,協議即時生效并執行;若失敗,當事人需在刑事判決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例如,在故意殺人案中,若被告人家屬自愿賠償或雙方達成和解,法院可據此調解結案。
2.賠償范圍的限制
附帶民事訴訟僅支持物質損失賠償(如醫療費、喪葬費、誤工費等),死亡賠償金或者精神損害賠償,均不在受理范圍。
三、配套程序與例外情形
1.另行起訴的程序銜接
若二審調解失敗,另行提起民事訴訟需遵循普通民事訴訟程序,且刑事判決中對犯罪事實的認定可作為民事證據使用。
2.賠償能力與全額賠償原則
根據刑法第三十六條和司法解釋,法院判賠時需實行全額賠償原則,不以被告人的實際賠償能力為依據。
四、實務建議
1.及時主張權利:
建議在一審階段盡早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避免二審調解程序延長訴訟周期。
另外,由于一審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會導致喪失刑事附帶民事權利,因為盡管可以提出,二審也只是進行調解,并不能直接進行判決。
2.證據準備:
需提供醫療費票據、收入證明、鑒定報告等材料,以證明物質損失的具體范圍。
3.關注執行可行性:
若被告人確無賠償能力,法院仍會判決全額賠償,但后續執行可能需通過強制執行程序解決。
不過,多數性質惡劣的刑事案件,刑期相對都比較重,等到被告人出獄,大多會物是人非,再去強制執行將更加困難,也要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
綜上,二審階段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具有明確法律依據,但受限于調解程序和賠償范圍。當事人需權衡訴訟效率與賠償需求,選擇最優救濟路徑。
作者:鄒玉杰律師
九章刑辯創始人,安徽律師門戶網創始人;
亳州律協刑委會主任,金亞太(亳州)律師事務所主任,譙城區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
目標: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
#亳州刑辯
#亳州市最厲害的刑事律師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