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崔敏
本篇編輯 | 貓須
插圖來源 | Beatrice Alemagna
我是由于慢性疾病引發的抑郁癥,在沒確診為慢性胰腺炎前,我經過了數年尋醫問藥之路。各大市級三甲醫院都曾有過我的身影,在排除了各個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仍沒有明確診斷的結果,也就是沒有藥物可用。癥狀永遠是腹脹、腹痛、腹瀉,只要一吃飯,飯后不到五分鐘就開始痙攣、撕扯,拙搐的疼痛伴著冷汗,幾分鐘發作一次,直到腸道攪拌著糞便傾瀉而出,疼痛即止,看著糞便中浮現的油光,恐懼慢慢襲來…… 還清楚地記得十幾年前在上班的公交車上,我是如何一路忍著腹痛,憋著強制自己不要瀉而沖進單位的廁所,走出后那種局促不安的神情,還記得在長長的菜市場中,我又是如何忍著腹痛憋著腹瀉一路狂奔著找廁所的情景,然后無地自容地跑回家一邊清洗糞便物,一邊嚎啕大哭的絕望神情 …
病痛與抑郁的雙重折磨
我的父母是七十年代為支援三線建設由城市遷往深山建設軍工廠的工人,我在那里生活了21年,除了缺衣少食、教育的落后,還有家庭帶給我的記憶:媽媽的強勢,爸爸的老實寬厚,媽媽打罵哥哥指責爸爸。我伴隨著嘶吼聲長大,我從12歲就發誓一定要走出山溝掙很多的錢,然后用錢讓媽媽閉嘴!顯然,我把自己與媽媽對立起來,割裂開來,無形中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拯救者”的身份。事實上,需要拯救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我自己。因此,我職高畢業后就進廠工作了,每月只留十塊錢,其他的錢全部交給她,然而依舊是老樣子,終于在21歲時,我走出了大山,來到了大城市!
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我遇到了我的初戀,那段時光真的是很美好,輕松愜意,溫暖如春,然而,僅僅兩年就遭遇背叛,這打擊來得太突然,讓我痛不欲生,幾年的時間都無法面對……之后又遭遇了重大車禍、產后嚴重失眠……那一晚,回想著生活的一幕幕在腦海中不斷閃現,累積的情緒終于爆發了!大腦如同被電擊般緊繃、脹悶、疼痛不能自己,從此不敢上班,不敢出門,不敢吃飯,不愿下床,在焦慮、恐慌不安中度日如年。當時,自己并不知是抑郁癥,只感到悲傷難過,每日躲避、哭泣、自卑、自責、內疚、負罪感如影隨行,做事無比困難,帶孩子洗衣做飯看似平常的事情對我來說如同泰山壓頂般艱難,洗衣從早上八點洗到十一點,煮飯從下午四點半到晚上八點才能吃上,老公責怪我太懶,那時的我無力申辯也無法申辯,做好的飯明明怕吃,不愿吃,卻還要裝成正常吃飯的樣子,每天活得不真實,實在太累,太痛苦。
那時,最瘦時只有70斤,我身高1.64米,瘦成皮包骨,不敢照鏡子,由于晝重夜輕,十幾年早上都沒洗過臉,刷過牙,梳過頭。尤其是早上,異常焦慮,每天從臥室到廚房這一路,我都能清晰地看見自己的頭發從頭頂一根根往下飄落,還有,為了避免飯后的腹瀉,我會在飯后等一時間跑進廁所,打開浴霸,在下面狠狠地照它20分鐘,以此平復那一刻的恐懼與焦慮。自責與負罪感也非常重,自己沒上班又得了病,花了家里那么多不該花的錢,出去買貴了東西也深深的自責。還記得有一年老公出差給我帶了塊表,我第一眼看到就破口大罵:“為什么要給我花錢?”因為我早就告訴過自己,等孩子帶大,我要離開這個世界!在漫長的煎熬中一天天度過,直到孩子十歲那年,無意中一張宣傳抑郁癥的資料引起了我的注意,后去專科醫院確診為重度抑郁癥,要求我住院治療,但我不愿意,因為沒人幫我帶孩子。
自我療愈的探索之路
第一次開的藥副作用太大,只吃了半個月,實在堅持不了,因為太困早上起不來,如何照顧孩子?從此我對吃藥就有些排斥了,西藥不行轉而投向中藥,中藥嘗試了許多種,直到解郁丸的出現讓我感覺輕松了些,睡眠好些,大腦不再感到緊繃,心境惡劣的承度也有所減輕,又過了二年再去嘗試西藥,這次草酸不錯,幾乎沒什么副作用。
我感覺終于找到救命稻草了,然而越吃到后面我感到沒什么效果了,盡管加大到最大量,雖不痛苦了,也絲毫感覺不到快樂,感受不到真實的自己,而且眼睛看東西脹疼模糊,吃到十個月自己慢慢停掉了,在其它方法都行不通的情況下,我只有看書學習來治愈自己的靈魂! 于是,我找來經書抄,看各種能幫助及治療抑郁癥的書籍,在這種看書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能夠專注了,不再總是反復去想一件事。
當看到美國的一本心理學書《ACT接受與實現療法》時,我有一種被深深震撼的感覺,它告訴我:“用接納來度過痛苦的生命情境,發展一種專注與價值導向的生活風格,以一種促進活力、目標和意義的方式行動”。它寫到:你越是試圖去控制你的抑郁,反而會越增加它。你越要避免可能產生抑郁的情境,這些情境就會愈發地呈現在你眼前,結果就是為了減少抑郁你就陷入了限制你的活動、感情、想法和記憶的習慣當中,最終卻發現自己更抑郁了。 是啊!我每天與之抗爭的腹瀉,我把它看成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情,天天想著怎么戰勝他,逃避他,拒絕他,甚至消滅他,而從來沒想過去接納它,愛護他,我把我全部的能量都拿來與它博斗,卻發現你永遠都不能戰勝他,徒勞地在消耗著自己的能量,毫無價值與意義地在原地畫地為牢。
它告訴我接受不愉快的現實,降低它們的重要性,從而不再拖累你,把你的能量聚焦在活出你想要的生活,而非戰勝抑郁上時,你整個生命體驗會變得豐富起來…這些話一字字一句句有如一位智者敲打著我銹跡斑駁擁堵不開的心門,這么多年我獨自一人在這條深深的長長的看不見一絲光亮的隧道里摸爬滾打,使出渾身解數也還是看不到一絲光明。
那一刻我覺醒了!接著所有的關系就緩和了,和解了,一定要內求,內觀,內覺。第一步我開始解決我的原發病,醫院不給我最終的診斷結果,我自己尋找答案,我不斷地在網上查找消化內科方面的醫學文獻,腸道脂肪瀉發生的機理機制等論述文章,結論是并不是對胰腺炎最敏感的血尿淀粉酶不高就不是胰腺炎,只要有長期腹脹、腹痛及脂肪瀉這三項指征,就應高度懷疑是慢性胰腺炎。根據這一思路,我買來胰腺炎的藥,服用后令我喜極而泣,應驗了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我想我只要把胰腺炎治好,我的抑郁癥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接納與感恩后的重生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當我又陷入抑郁、焦慮之中時藥物卻沒有起到任何效果,仍然是腹脹、腹痛、腹瀉同原生病如出一轍,我恍然大悟!原來我的腹痛、腹瀉不僅僅是原生病的表現,而且還包含了情緒的表達方式,也就是抑郁癥的軀體癥狀,知道這個真相后,我開始判斷哪種是原生病的腹瀉?哪種是情緒引發的腹瀉?并將兩者從中剝離,分開。這種分離也要經過反復的訓練才能掌握,因為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會經常跳出來搗亂,原生病也不是好惹的,國產藥吃久了沒效果了,我就開始尋找國外進口藥,胰酶的服用也有大學問,如何吃?怎么吃?溫度的把控,飯菜的油脂含量等等,每頓飯都在反復的試驗中,目的是將脂肪瀉控制在最低的范圍內,保證每日正常的營養吸收并將體重拉回正常范圍值。 認清病因與抑郁真相后,我就要按照書中的方法和策略一步步與自己的內心達成共識。首先我接納了我的原生病,我不再不滿意它,怕它,逃避它而是擁抱它,愛撫它,把它當成我身體的一部分,它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去評判它的對錯。
就這樣反反復復的訓練,漸漸地情緒狂魔也不再隨時來糾纏我,攻擊的次數越來越少,我的世界變得清晰了平靜了,有序了…… 如今,只要每餐飲食結構合理再配合科學服用胰酶,我的腹痛、腹瀉基本抑制住了,體重也慢慢回升,雖然還是不胖,但也不再自卑了,通過接受與實現療法,知道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什么是阻礙你生命進程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我的原生病已不再是我生命中的大事,不能喝牛奶,我就喝豆漿;不能吃美味的糕點,我就吃饅頭、花卷;不能吃香脆的堅果,我就吃水果;我的胰酶怕胃酸的消滅,那么我就用食用堿水來服藥等等,接受一切當下的存活!
與自己和解,自我成長。轉念就是轉運, 通過認知的轉變我也接納了以往的經歷。我不再排斥媽媽,怨恨媽媽,反而開始懂得感恩。想想,沒有媽媽那樣的性格,也不會激發我走出大山,離開工廠,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正如蔣亞新老師說的,“真的去看到,就會發現父母都是竭盡全力做到自己最好的菩薩——沒看到,人是未醒佛;真的看到,佛是已醒人,當我們真的懂了父母,看到了父母,做子女的真的沒有任何資格去說父母的任何不是!就只剩下對于父母的的感恩、崇敬和敬畏!”還有,如果沒有沉重的感情傷害,也不會有我后來的成長,愛情沒了,我就投入到事業中去,做醫藥銷售,在辛苦拼搏的日子里,為我的家庭減輕了一些負擔(爸爸久病臥床),為自己在這個城市立足購置了一套小房;老公不理解但也沒嫌棄我,正因他的不理不睬,反而沒有讓我像一具僵尸躺在那里;沒有我的孩子,就更沒有讓我活下去的勇氣與希望!所以,今天我要感謝他們!
感謝曾帶給我無限傷痛的人與事!我猶如浴火重生般靠著信念和堅持重新站了起來,我們要堅信,抑郁這條黑狗一定會離我們遠去,只要堅持吃藥,改變認知,配合運動及廣泛的去接觸社會支持群體,當你的心量、體量及力量能聚集到更多更大的能量時,我們必將走出黑暗,迎接光明……
備注: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家庭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文章中的分享,僅做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