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進攻戰術改變,裝甲車、火炮統統不用,步兵作為絕對突擊主力。東部前線局勢緊張,紅軍村戰區,俄軍徹底改變傳統作戰模式,放棄大規模裝甲集群突進,轉而采用高密度步兵滲透戰術。俄方每晝夜發動高達18至20次不同規模的進攻,均以輕裝步兵為核心作戰力量。
俄軍重裝步兵以極小編制單位實施滲透,通常每組僅由2至5名士兵組成。這些小組充分利用地形,沿廢棄戰壕、自然凹陷和建筑廢墟等隱蔽區域快速機動。俄軍將原本用于反坦克的大型地雷改裝為簡易爆破裝置,用于摧毀烏方地下防御工事。
戰術上,俄軍普遍采用班級編制實施初期試探,每批次投入約8名士兵。大規模突擊行動中,人數可擴充至30人,偶爾輔以1至2輛步兵戰車提供火力支援。這種試探性行動的目的在于精確定位烏軍防御節點。目標確認后,多個步兵班會同時展開持續性進攻,配合遠程火炮實施精確打擊。俄軍戰術設計精妙之處在于制造戰場混亂,當烏軍應對能力下降時,迅速組織有計劃、多方向的立體突擊。
俄軍指揮系統對戰場態勢具備較高適應性,且在實戰中不斷優化部隊編組與作戰方案。這種小規模步兵滲透戰術已在多個戰區取得一定成效,迫使烏方防線不斷調整防御部署,消耗大量戰備資源與人力。
烏方前線指揮官對這種戰術表示高度警惕,稱其"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戰場信息,為后續大規模行動創造條件"。通過持續不斷的小規模滲透,俄軍正在系統性地削弱烏方前線戰斗力,同時精確繪制防御體系圖,為可能的戰略突破積累必要情報資源。
俄軍調整戰術并非隨機決策,而是基于戰場現實的選擇。烏克蘭防線經過長期構筑,已形成多層次立體防御網絡,遍布各類地雷、陷阱裝置,并部署有全天候無人機監視系統。這種密集防御體系對俄軍傳統機械化部隊構成嚴重威脅。
沖突爆發以來,俄軍已有超過1.5萬輛各類作戰車輛遭到摧毀或損毀,其中包括主戰坦克、裝甲運兵車及自行火炮系統。這一損失規模已遠超俄軍預期,對其裝備維持能力形成嚴峻挑戰。烏軍防御體系中的精確制導火炮與新型反坦克導彈系統展現出極高的殺傷效能,對裝甲目標的打擊精度不斷提升。
無人機技術被廣泛應用。烏軍部署的偵察及攻擊型無人機網絡實現對戰區的全方位覆蓋,任何大型裝甲單位的調動幾乎無法逃脫監測。一旦發現目標,烏軍可迅速調配火力實施精準打擊。俄軍裝甲部隊的機動優勢大幅削弱,常規裝甲突擊面臨極高風險。
后勤保障壓力也是俄軍調整戰術的原因。遠程裝甲作戰需要復雜的補給鏈條,包括燃料、彈藥及維修資源。俄軍裝甲單位在推進過程中經常因補給不足而陷入被動。輕裝步兵部隊的后勤需求大幅降低,機動性與隱蔽性顯著提升。
俄軍指揮層已深刻認識到在高強度電子對抗環境下,大規模裝甲集群的指揮控制難度顯著增加。頻繁的通信干擾使得復雜協同行動風險倍增。轉向小規模步兵單位作戰,指揮鏈條得以簡化,各小組可在任務框架內保持相對獨立的作戰能力,即使通信中斷也能繼續執行預定任務。
恰索夫亞爾戰區,俄軍利用該地區頻繁出現的低能見度氣象條件,在晨霧或暴雨天氣派出多路小規模步兵小組實施廣域攻擊。這些小組在前線展開后,第二梯隊裝甲集群則保持適當距離,隨時準備提供火力支援。
在部分高強度交火區域,烏軍單個防區平均每天需應對多達27次俄軍班級規模的進攻。這種高頻率、低強度的持續壓力極大消耗防御方的體力與彈藥儲備,同時造成嚴重的心理疲勞效應。
俄軍火力配置轉向精確制導火炮、戰術偵察攻擊無人機以及UMPK滑翔炸彈。這三類武器形成相互配合的立體打擊網絡。偵察無人機首先鎖定目標,精確火炮隨后實施區域壓制,最后由滑翔炸彈執行精確摧毀任務。這種層次分明的火力打擊模式使烏軍傳統固定防御工事面臨生存挑戰。
俄軍在恰索夫亞爾地區部署的新型電子對抗系統已顯著降低烏軍通信效能,多個防御節點之間的協同能力受到嚴重干擾。烏軍指揮官難以對分散各處的進攻威脅做出有效反應,多數情況下只能依靠前線單位的自主應對能力。
近期多變的天氣條件也為俄軍戰術提供有利環境。頻繁的降雨使衛星偵察效能下降,同時增加裝甲機動的難度,為步兵滲透創造有利條件。近月平均能見度較往年同期下降約23%,這一變化影響雙方的偵察與打擊能力。
恰索夫亞爾地區復雜的地形地貌非常適合小規模步兵行動。該區域丘陵與林地交錯分布,天然掩體眾多,為滲透行動提供環境。地形的封閉性也限制大型裝甲集群的展開與機動空間,強化輕型步兵部隊的相對優勢。俄軍進攻戰術改變,裝甲車、火炮統統不用,步兵作為絕對突擊主力。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